星期日 , 12月 22 2024
首页 / 人工智能 / AI / 创新工场李开复乐观看待AI的强大与虚弱

创新工场李开复乐观看待AI的强大与虚弱

虽然物理学家霍金说人工智能的崛起可能是人类文明的终结,Elon Musk也多次强调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威胁,并坚称人工智能将毁灭人类,最多只有10%的几率让它更安全。不可否认,AI的快速发展将给每个个体带来一系列的挑战,但李开复博士坚定站在AI的乐观面。

为什么他非常乐观地看待AI的发展?我们如何有效应对AI带来的挑战?成功的抗癌经历让他更理解到AI的真谛是什么,AI的强大与虚弱又是什么?如果你对这些问题感兴趣,不妨读读本文,或许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

一、AI的影响

AI到底是什么?粗略来讲,AI技术指的是获取某一领域的海量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具体案例做出判断,以达成某一特定目标的技术。这些技术在给定任务中所展现出的工作能力已被证明可以完全超越人类的表现。

今天AI取得的成就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2010年「深度学习」技术的发明。「深度学习」能够利用大数据优化决策引擎,达到超越人工的精确度。只要拥有了某一特定领域的海量数据,「深度学习」就能被训练优化单一功能性目标,比如「赢得对弈」、「违约率最小化」、「语音识别准确度最大化」等。随之而来的,企业开始利用AI技术完成很多工作程序的自动化,这里只举智能金融、人脸识别、无人驾驶三方面的例子。

1)智能金融。我学AI的一个启蒙师兄,他现在就是美国文艺复兴基金的CEO。他们自己用自己的钱做股票量化的投资,过去30年,每年平均71.6%的回报,一般的基金经理都没有这样的回报。去年,我尝试采用智能投资算法获得了比我的私人理财顾问高八倍的收益——这提醒我,回家后就可以把这位私人理财顾问给辞退了。

小额借贷。刚开始时,由于较高的不良贷款率经历过一些财务损失,但随着数据的积累,AI技术开始发挥作用,系统基于所获取的各类数据进行学习,使得不良贷款率大幅度下降。AI的风控做得会比每一个银行都好,一个人可能要花一周的时间来确定,我该不该贷款,信用卡的使用是不是欺诈,这些机器只要0.1秒就可以更精确地判断。同时,由于AI极具可扩展性,他们的扩展前景极为惊人。

2)识别。做识别,它的识别率会非常精确。人脸识别能超过人类,图像能识别清楚,还可以推导很多有其他应用图像的领域;比如对车辆进行识别可以改善交通,帮助一个城市做交通的设计,让我们更少的堵车;比如对医学影像的识别,如果有孩子想去读医学影像的识别,千万不要,五年以后没有人会做这个行业了,全部被机器取代。

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比如说我们投资的旷视科技「Face++」。G20的时候在杭州就遍布了「Face++」,当月,它对杭州安防所做的贡献,应该是让大家放心20倍以上。因为它让通辑犯没有地方隐藏。在富士康10万人的工厂不用卡,靠脸就可以刷进入。一个「Face++」可以识别50万张脸这是一个超人的领域,这样的威力是人根本不能比拟,这些技术也即将在我们的周围发生。

3)无人驾驶。无人驾驶最终是彻底取代人类,无人驾驶发展的路径会是人开车,机器给你提醒;人开车,机器给你辅助;再发展就是机器开车,没有了司机,没有中间过渡,没有一个状态是机器开车人来辅助,这是不成立的。机器开始开车了,人就可以到后座喝咖啡了。

当车子自己会开的时候,每辆车就只坐一个人了,整个设计就改变了。现在可以开两辆车的道路可以开五辆了,至少四辆,这些车甚至彼此会讲话。它就会告诉前面的车说,小心,我爆胎了,不要被我撞到。或者它会说,我的主人现在急着上班,你让开。真正的IOT时代(也就是物联网时代)就会由车开始,然后车子还会发生什么事情?

交通不堵塞了,人不买车了,我们不会买无人驾驶的车。当无人驾驶发生的时候,车子是随叫随到的。以后到处都是滴滴,需要就走,也不会有交通堵塞,也不会有空气的问题,这些都解决了。每个城市的交通变得越来越聪明,空气也变好了。还有什么改变呢,停车场没有了,要投停车场的人可要注意了。

二、奇点也许不会来临

所谓「奇点」的预言其实就是实现了通用AI的时代。然而,通用AI目前并不存在。而且,人类也没有任何已知的途径和方法能够实现这样的通用AI,「奇点」假说推论未来AI技术可能的指数性成长,但却忽略了这样的指数性成长需要的是一系列可能百年甚至永远都不可能实现的重大技术发明和突破。

基于这样的工程和技术现实,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所谓「狭义」AI所能带来的应用及其扩展,而不是讨论虚无缥缈的超级智能。现有AI技术和产品的发展速度之快,大大超出我们的认识和预期,AI技术注定会改变我们的世界,并不完全以我们的意愿为转移。因此,当务之急,让我们先对这些迫在眉睫的现实挑战予以关注。

正如你所看到的,人类正面临着很难妥善共存的两个发展前景:一方面我们迎来了仅用少量人力就能创造巨大财富的发展时代,而另一方面,大量人员也将因此而下岗和失业。各种权衡,何去何从?比如:

1)教育。对AI所不擅长的领域进行有针对性的人员教育和再培训。具体来说,AI并不擅长需要创造力、规划能力以及「跨领域」思考能力等类型的工作——比如辩护律师。这些能力也是目前很多高端职位所要求的,问题是通过短期培训来传授和获取这些能力和技能的可能性较低。

AI时代的教育一定要告诉孩子:第一,要做你最爱做的事情。因此你最爱才能做得最好;第二,要做事情就要做得深,做得很深机器才不能取代;第三,要做平衡,文化、娱乐、艺术都要很好,全面发展;第四,一定要人机结合,做的一切东西都不可以是在一个真空里做,说我要做一个艺术家,每天关在里面画画。你要想到怎么把新技术、AI用在你的艺术上。

2)创新。按照我的个人推测,要解决AI变革所带来的大规模失业问题,需要的是更多我所说的所谓「关爱服务」。 这是AI无法完成,而社会又大量需要的服务;更不用讲你我生而为人所赖以的使命感和荣誉感。此类服务岗位不胜枚举,例如:陪伴老人就医的志工、孤儿院的教导员、戒酒互助社的志愿者,甚或未来可能出现的——帮助那些沉迷于电脑虚拟现实刺激中的「平行人」重返人生现实的热心人。换言之,当下的很多所谓志愿服务工作未来都可能成为真正的职业。

其中一些服务甚至会转变为高薪职业并趋于专业化,例如可协助和配合「AI癌症诊断程序」工作的、具有专业医疗知识、同时又富有同情心和极强沟通技巧的医疗服务提供者。总体而言,人们可以选择比现在更短的工作时间。

3)社会福利。那么,谁会为这些工作买单呢?在我看来,AI所创造财富中的相当一部分会不可避免地转移到那些工作被取代了的人们那里去。而这一过程似乎只能是通过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即提高政府相关领域的开销,及增加高利润公司的税收来加以实现。

至于那样状况下的社会福利是何种形式,我认为可能是一种有条件的全民基本收入方案,即社会福利将面向有经济需求并符合条件的人群。所谓「条件」,是指福利申请者必须努力参与就业或再就业培训,或保证参与一定工时的「关爱服务」。当然,为了给这类社会福利提供资金,提高税率可能在所难免。政府不仅要补贴大部分人的生活和工作,还要设法对此前大量下岗员工无法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进行弥补。

那么,在个人层面上,如何才能不错过AI时代,确保你向人生巅峰而行呢?

我的建议是拥抱必将到来的AI。把你的职业选择对准AI赛道,面对所有重大变革与机遇,你们首先需要开放的心态来迎接AI。对变革有所畏惧绝对正常,正如马克•吐温所说,「勇气来自抵抗恐惧并战胜恐惧,而不是来自没有恐惧。」

不管你选择什么工作领域,首先要使用AI工具。人类与AI协作的结果是1+1=3。举例来说,如果一个医生能正确诊断癌症,并能在100个患者中拯救70个生命,而一个早期AI工具可以在100个患者中拯救60个生命。将医生与AI结合后,也许他们就能增加拯救80个生命。而且,当AI工具优化到能够拯救80个生命时,将AI与医生结合,或许就能够拯救90个生命。

不要被动地接受AI,而应积极拥抱AI,探索AI的可能,找到AI为你创造价值的所有可行性。与传统软件工具相比,AI的进化速度快得多,应用范围广得多,只有作为积极拥抱的引领者,在AI工具的领先地位才得以巩固并增长。

三、不能放弃人性

2013年9月,我被确诊为淋巴癌四期,我在世间的生命可能只剩下短短几个月。面对如此突发令人恐惧的消息,我当时最强烈的感受是一种无以言喻的懊悔。就像布朗妮.维尔 (Bronnie Ware) 那本书描述临终病人一生中最后悔的事情一样,我懊悔自己一直忽略自己最爱的人,没能更多地陪伴在他们身边,分享我的爱。

值得庆幸的是,我的病情逐渐得以缓解和稳定。我终于有更多的时间可以陪伴家人。 我把家搬到了离母亲更近的住处;我会和妻子利用各种机会一起旅行;以前孩子们放假,我抽两三天的时间在家还会觉得免为所难,现在我会花两三周的时间与她们共处而甘之如饴;我会在周末与老友们一同出游;会怀着感恩的心,邀请公司所有同事到美国硅谷–他们心中的「圣地」一起旅行和休假;我会与求教我的年轻朋友见面;我也主动联系了多年前曾经冒犯过的人,请求他们原谅,重建友谊。

在那段前路未卜的时间,我对生命的意义深思良多。我意识到我所有的成就,包括在等待30多年后终于来到的AI时代,对我来说其实毫无意义。我意识到我过去所追求的科技、产品、投资、事业,我重视各种事情的优先级完全本末倒置。我忽视了我的家庭,我父亲去世了,我母亲已几乎不认得我,我的孩子们也不知不觉都长大了。

向死而生的这段深刻经历让我所意识到自己过去的愚蠢和错误,也让我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答案。AI在特定的狭义领域只会持续赶超人类,让人类望尘莫及。我们与AI如何共存,取决于我们如何将机器无法取代的人类特质真正发挥出来。而人类能够提供给彼此的最佳特质,是我们具有爱的能力。

不要相信科幻电影里描绘的AI的爱(或感情),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们,AI不会有爱,它们甚至没有感情和自我意识。AlphaGo虽然能击败世界棋手冠军,但是它体验不到手谈的乐趣,胜利不会为它带来愉悦感,也不会让它激动到产生想要拥抱一位他爱的人的渴望。

试想,你本来打算要终结一台智能设备的寿命,但后来你改变了主意。这台智能设备不会因此就改变它的人生观,然后发誓要花更多的时间去陪伴它的机器伙伴们。它不会像我们这样在经历中成长,更宽容地待人。

我并不能保证未来的科学家永远不会取得技术的重大突破,从而发展出真正威胁到人类的通用AI。但我认为,我们目前面临的真正危机并不在于担忧这样的情况在遥远的未来可能会发生,而是我们不在拥抱人性这个角度上加倍下注;同时有效利用AI技术提高我们的生产力和和生活质量。

这个决定最终取决于我们自己:不论我们选择什么,都会成为一个自我应验的预言。如果我们选择了人类完全被机器取代的世界,不论事实有没有发生,我们都放弃了人性本质以及对人生意义的追求。如果每个人都选择了屈服,人类就会走向终结。

这种屈服不仅草率、毫无根据,更是对我们的传承、我们的祖先以及我们的造物者不负责任。另一方面,如果我们选择追求人性,就算不可能的事情发生了,机器真的取代了人类,我们也能在屈服时明确我们已经承担了责任,并且从中获得了乐趣,而无怨无悔。

人类已制造出许多以任务为导向的AI,在每个具体任务上它们的表现远超人脑,这正是我多年前的梦想。作为一个计算机科学家,我为我们所取得的科技进步成就而自豪。但我现在觉得,自己也许追逐错了方向——人类最重要的器官,不是大脑,而是内心。

关于 Aaron

Aaron
新生代的小编辑

检查

OpenAI重磅发布o3,再次突破AI极限

OpenAI迎来了年底AI春晚 …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