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高通在北京举行了人工智能创新论坛,这里释放出了两个信号:第一,中国市场对于高通的重要性越来越高;第二,人工智能是高通接下来的主要目标,也可以说是高通亟需补的课。
整场活动,人工智能是绝对的主角,外界关注的新款芯片——骁龙710,只占到了很小的篇幅。
骁龙710是一颗定位中端的芯片,10nm制程。依然是八核心的设计,不过和以往的“四大四小”组合不同,710采用的是“2+6”模式,两颗基于ARM Cortex-A75 定制的大核,加上六颗基于Cortex A55定制的小核。
大核的最高主频为2.6GHz,而小核最高主频为1.7GHz。GPU方面,骁龙710集成的是Adreno 615,标准频率范围在430MHz~650MHz 之间,相比起骁龙660的Andreno 512有一定的提升。
从此前网上流出的BenMark跑分来看,骁龙710的CPU成绩相较于骁龙660提升不大,不过10nm制程能带来更好的续航表现,而GPU部分也有着可见的提升。其实,在高通原本的产品计划中,骁龙710应该是骁龙660的升级版——670,所以二者在跑分上拉不开太多的差距,这种定位上的不同,更多地体现在一些旗舰芯片特性的下放。
整场大会,高通都是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甚至把其提到了和5G同等的战略高度。这主要是因为相较于竞品,骁龙芯片在AI上是不如其性能那般领先的,845相较于835的性能虽有提升,但其架构依然略显传统,它的内部并没有专门处理AI的单元(麒麟970在SOC上集成了NPU,苹果A11也有专门的神经网络引擎)。
当然,从目前来看,消费者实际能感知到的差异很小。但AI是大趋势,这决定了未来的话语权。华为和苹果已经从AI中尝到了甜头,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图像识别方面。
骁龙710依然没有使用独立的神经网络单元,而是延续了过去的方案。在我们传统的印象中,集成的总是没有独立的好。
不过官方表示,相较于骁龙660,骁龙710 AI性能提升了最高2倍。具体数据有待后续实测,但单从芯片设计来看,高通还是有些保守了。
从其他特性来看,710作为中高端定位的芯片还是有些诚意的。基带、蓝牙等指标都是和8系看齐。
图像方面,骁龙710配备了全新的ISP:Spectra 250,最高支持3200万像素单摄像头、2000万像素双摄像头。有许多基于硬件的特性,比如支持硬件加速的多帧合成降噪和超高分辨率拍摄,基于结构光的人脸识别,以及最高支持4K超高清分辨率,而且功耗比骁龙660低了足足40%,最长可以拍摄4个小时。
移动芯片发展至今,其实单纯的聊跑分确实有些狭隘了,更多的还是看功能。相较于骁龙660,710确实对得起升级版这个名头。没能用上独立AI单元是个遗憾,但研发周期势必会耽误市场节奏。
其实更值得聊的是,这款芯片的定位。
之前有关小米的文章中,我们曾经聊到,现在在2000~3000元这个价位上,小米基本上是失守的。这当然有产品发布节奏的问题,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对于小米这种售价贴着成本走的模式来说,在这个价位上,找不到一款合适的芯片。
在经过几代的升级以后,骁龙8系越来越有旗舰的样子了,这不仅体现在性能上,更重要的是价格——目前在售的搭载骁龙845的手机,最便宜是2999元的黑鲨,其余机型都是3打头,这和去年国产骁龙835机型普遍集中在2500元档拉开了明显的差距。
骁龙660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但是定位上肯定够不上旗舰了。
这就是目前骁龙处理器的现状了,下游厂商们缺一款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芯片,来完善产品布局。
于是,夹在6和8中间的骁龙7系列来了。
这是典型的下游厂商倒闭上游供应链的结果。对于芯片来说,已经从卖方市场过渡到了买方市场,厂商们也已经过了“我造什么,你用什么”的阶段,转向了“你需要什么,我给你造”。
目前高通最大的客户群还是来自于中国,而中国厂商最擅长的就是“卡定位”,骁龙660尝到甜头以后,就需要趁热打铁,稳固住2000~3000元这个价位。说得再直白点,就是一款“中国市场定制版”芯片。
对于厂商来说,能进一步完善产品线布局,对于高通来说又是一笔大单,而消费者来也有了更多的选择,看起来是个三赢的局面。
发布会上,高通请来为自己站台的友商中,小米是第一个上台的。考虑到其和高通过去亲密的合作关系,骁龙710的首发应该是十拿九稳了。
不过从小米产品线一贯的定位来看,月底发布会的小米8大概率还是会选择骁龙845。不出意外,骁龙710应该会在下个月发布的小米Note4上首发。
高通的日子没前几年那么好过了,如今全球出货量前六名,三星、华为和苹果都有着自研芯片,OPPO 和 vivo 时不时会和联发科暧昧一下,小米的澎湃芯片虽然现在还难堪重任,但终究是个隐患。另外,目前最大的客户来源——中国,与美国的贸易战也让高通提心吊胆。
当然,目前高通的市场份额还是挺稳固的,在游戏性能上也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对手(限安卓手机市场)。但高通也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睡大觉,不能建立技术壁垒,而是靠厂商需求定制的话,就有些自降身段了。好在高通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希望能在下一代产品上看到改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