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前,滴滴旗下一站式服务平台小桔车服宣布独立运营,并拿到来自母公司的10亿美金投资。
不少人感叹,滴滴不显山不露水地孵化了一个新型战队。
那么,下一步,升级后的小桔车服又要怎么开始自己的业务首秀?
没想到答案以这么快的速度揭晓了。
8月14日,小桔车服宣布收购汽车后市场O2O服务公司嗨修养车,将旗下的维保事业部与嗨修养车合并为“小桔养车”,在汽车后市场砸下一颗炸弹。
这说明,滴滴在汽车后市场的布局“早有预谋”。
过去几年,在网约车大本营业务外围,滴滴陆续横向布局了拼车、代驾等业务,以流量优势分别拿下各个单项市场的不二席位。
但滴滴更大的野心和优势在于以开放、赋能为轴心的纵向产业链贯通,也就是今年4月推出的洪流战略,包含但不限于汽车租赁与运营、分时租赁、汽车后市场等多个领域。
前者目的是打造一站式出行平台,后者则是围绕车主的一站式汽车服务平台,两者合一共同承接汽车运营商服务的商业化场景需求。
梦想总是丰满的。
单就汽车后市场来说,小桔车服的独立和收购,是否会如预想中那样形成一股新的洪流?
为什么是小桔车服?
网约车发展起起伏伏,政策上的钳制在某种程度上让滴滴发展和用户需求之间的连接出现了断层,但并不代表滴滴的大出行版图会随之缩紧。
滴滴一直寻求在侧翼和后方实现包抄,撬动更广更深层的汽车和出行服务机会。
作为小桔车服重要组成部分的汽车后市场业务,自然是组成这股洪流的重要分支。
汽车后服务处在汽车销售市场的后端,泛指围绕汽车使用过程中的一切服务。
要知道,截止2017年3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3亿,直接决定了汽车后市场的高水位。
有数据显示,自2012年起,我国汽车后市场保持20%左右的高速增长态势,预计2017年汽车后服务市场规模达到11500亿元,同比增长19.8%。
但与之遥遥相对的,是高企不下的服务投诉率。
据中消协统计,2016年,全国消费者协会投诉共录入受理汽车产品(含零部件)投诉15247件,其中超过7成都落在了售后服务问题、合同争议和产品质量上。
有野心、有需求、有蓝海,给了滴滴扎进来的充分理由。
更重要的是,滴滴生态中覆盖的3000万车主已经面临了种种汽车后服务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快速高效解决,直接影响的将C端用户的乘车体验。
相反,一旦滴滴能够通过汽车后市场降低供给侧的成本,保证汽车运转效率,杠杆另一端的用户价值也会相应升级。
基于此,今年4月,滴滴宣布成立一站式汽车服务平台,通过汽车租售、加油、维保、分时租赁四大业务,覆盖不同汽车使用和服务场景,也就是今天的小桔车服。
从两年前开始布局,到今年4月第一次对外亮相,再到8月8日正式分拆升级,小桔车服上演了一场”真·三级跳“。
三个月间,GMV从370亿元增至600亿,合作伙伴和渠道商从5000多家暴涨到7500多家,覆盖城市257个,以超过50%的平均增速横扫全行业。
当然,前期的快速市场收割,得益于滴滴的用户、流量、场景等核心优势,这也是确保滴滴在扩展疆土中实现快速复制和资源转化的内功。
但接下来,小桔车服要持续保持这种强势增长,更多取决于管理和服务体系的完善。
其中一个解决方案就是寻找联盟,通过资产消化谋求壮大的可能。于是,就有了今天对嗨修养车的收购。
为什么是嗨修养车?
嗨修养车创立于2015年,总部设在上海,辐射华东、华南等汽车后服务发达地域,业务包括汽车保养、美容、维修以及保险、二手车买卖服务等。
经过在车后维保领域的三年深耕,嗨修积累了数据化选址、标准化建店、供应链管理、智能门店管理等核心能力,搭建了完整的互联网+车后服务的模式。
这其中就包括小桔车服最看重的系统化管理运营能力和资源复制能力。
在去年底拿到A+轮融资之后,按照既定规划,嗨修养车今年内会在上海布局50家以上线下维修店,接下来一步步走出上海,进入长三角腹地,在两年内开到200家线下店。
当然,这种增长预估是在遇到小桔车服之前。
与后者合并之后,嗨修养车将快速将汽车后服务生态打通到滴滴车主环节,利用滴滴广大的用户、流量和场景优势拓展业务外延,甚至将系统化、标准化的服务价值最大化地复制到车主生态中去。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两个团队的合并更像是各取所需,各有所得,一个共同目标下的明智之举。正可谓嗨修与小桔车服“合并梦想”。
按照计划,合并后的小桔养车旗下将拥有28家线下店,覆盖华东、华南、中西等7个城市。
门店、用户和服务标准都将打通融合,为车主提供透明、优价的维修、保养、保险等服务,从细微的颗粒降低司机成本。
预计很快,滴滴在汽车后服务市场的生态价值将在车主、门店和乘客三端体现出来。
条条大路通罗马,滴滴正制造一场价值革命
一段时间以来,数个城市的滴滴用户再次体会到了打车难的滋味。
但我们相信,就算抛开政策因素,滴滴创造的用户价值也应该重新被衡量。
互联网下半场的流量红利正在消退,网约车的用户普及率和认可度已经实现第一个阶段目标。
通过B端产业链改造反哺到C端,用体验的升级实现价值的蜕变,被视为一个可尝试的突破口。也是滴滴自身在升级过程中的必经之路。
具体到滴滴身上,就是通过汽车后市场这类B端产业链改造,降低供给端成本,优化车主和用户体验。
最终帮助自身搭建起一站式出行平台与一站式汽车服务平台的双重价值综合体。
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滴滴的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B端创新领域。
条条大路通罗马,通向用户体验将会持续升级和优化。
这种不断衍生的价值不断堆叠,构建起滴滴坚实的护城河和竞争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