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二十年,早期网民的记忆已经有点儿褪色:十几年前,一向只会到新华书店找资料的80后小镇青年,在网吧第一次用搜索引擎感受了信息即时满足的巨大快感。
刚学会上网的初中生,认真给自己取了一个土味QQ昵称、开始和陌生网友聊天;第一次网购的姑娘,倒腾了半天各种密码后、忐忑不安付了款,直到包裹如期送来才兴奋又安心……
那么大的世界,就突然被送到了眼前,一时之间,兴奋且混乱。
互联网蛮荒时代琐碎又饱含意义的回忆背后,是互联网巨头们的崛起。
它们在之后的20年里掀起变革,起于技术,遍及经济、社会、文化,深刻地改变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随着青涩的创业公司长成庞然大物、拥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公众对它们审视的眼光也变得全面而严苛。
这些年来,它们到底改变了什么?
如果你想改变世界,创建一家科技公司可能是最好的方式
在新技术不断颠覆个人生活的今天,科技企业的价值确实需要新的理解方式。
最近,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发布了一项《AI如何创造社会价值?2018百度社会价值报告》(下文简称《报告》)。
以百度公司作为人工智能生长动力的算法、算力、数据为重点,对其进行社会价值体系分析,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议题:科技公司到底拥有多大的力量?又是如何影响社会的?
通过定义“科技资产”的“社会价值”,这份报告提供了认识和理解一家企业(尤其是掌握时代前沿关键技术的科技巨头)的另一种方式。
基于经济责任、规则-法律效应、社群-环境效应、科技-文化效应、个人福祉五个维度,充分拆解了百度从搜索时代到人工智能时代所创造的巨大正面影响:
· 百度是“数据平权”的先锋,始终相信科技可以造福人类社会
· 百度是一家“全面社会价值”公司。
· 百度是一家“赋能型”科技公司。
· 百度实现社会价值具有可持续的优势。
· 百度的社会价值被低估了……
不过,在点评了百度在搜索引擎时代关于“数据平权”的功绩后,《报告》说,人工智能时代才是百度发挥社会影响的黄金时代。
百度在移动搜索时代的社会价值大多数已经为公众承认;百度在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价值刚刚崭露头角,还没有被公众所熟知。
事实上,随着 人工智能进入应用突破阶段,AI社会价值已经开始快速释放。
去年在微博上有个流传甚广的段子:福建男子喜欢吃辣,怀疑自己是四川人,后果然找到了重庆的亲生父母。
在网友对四川人 “血液中流淌着辣椒油”的调侃背后,这其实是一个关于人工智能的真实故事——福建男子名叫付贵,本为重庆走失儿童,辗转被拐卖到福建。
长大后由于饮食习惯和身边人的巨大差异、以及童年被拐的模糊记忆,让他决心寻亲。
付贵和其亲生父母各自在寻亲网站上上传了照片和走失信息,但双方填写的走失信息是不匹配的——在电视剧中,这是擦肩而过的遗憾。
但所幸,今天有人脸识别的帮助。借助百度跨年龄人脸识别系统,数万张寻亲照片得以快速对比评测,匹配寻亲人像,数十组待选对象被筛出,付贵就在其中,后又经过小范围DNA比对确认了亲生父母。
据CCTV统计,中国每年有800万失踪,在漫漫寻亲路上,人工智能技术的贡献日益凸显。
2017年,百度将 AI 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在寻人平台上,通过照片识别和数据库检索,为数以万计的走失儿童照明了回家之路。
这项技术准确率已达99.7%,并支持跨年龄段的图像对比,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评选为2017十大突破技术之一。
通过人脸识别技术,付贵得以和家人团聚
对于社会需求、对于弱势群体、对每一个普通的小人物,技术能做的事还有很多很多。
百度研发的AI眼底筛查一体机,已经在肇庆基层医院应用,符合专业眼科医生诊断思维,能够弥补眼底医生短缺造成基层眼底症患者的致盲风险。
未来在基层、偏远地区会有非常大的应用前景和社会价值。
百度“小明”Dulight基于图像识别算法、人脸识别算法、语音识别算法,辅助视觉障碍者获取信息……
硅谷人最爱谈 “改变世界”、 “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 ,这种美国式乐观与理想主义,显然也感染了身在硅谷多年的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他曾多次在和年轻学生们交流时,谈起自己“改变世界”的理想。
显然,创建这家科技公司,就是他实现理想的最佳方式。
不久前,《哈佛商业评论》评选“全球最受关注的十大AI领军人物”,李彦宏也作为“中国AI行业的启蒙者与设计师”成为唯一入选的中国面孔。
从“大公司”到“好公司” :月亮与六便士从来不冲突
理想是个好东西,哪怕对以盈利为己任的企业来说也不例外。
就拿人工智能来说,过去几年,互联网公司大多全身心投入在 AI 技术突破上,今年以来,场景、应用成了最热关键词。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算法价值观的讨论也空前热烈,Facebook的数据泄漏事件爆出后,股价大幅下跌。
谷歌与军方合作人工智能的事件闹的沸沸扬扬,引起了美国公众对其价值观的强烈批判。
对社会价值的考量,已经成为衡量人工智能创新和突破的重要标尺。理想决定方向,原则决定界限。
在传统观念中,我们评价一家公司的成就时,大与小是首要标准。
一家公司体量越大、流量越大、收入越高,就被认为越成功。但“大”公司并不代表是“好”公司。
一家“好”公司除了商业维度上的成功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达到品牌、文化、价值观等领域的绝对影响力。
为了成为一家“好”公司,许多大公司都会建立 CSR(企业社会责任)部门,也有不少企业家投身公益慈善,希望在大公司的商业价值之外,创造更多社会价值。
而社会价值的魔力,除了创造好的企业声誉及影响力之外,还能为商业价值赢得空间。
一项为期5年的对比研究发现,由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平衡表现最佳的5%公司组成的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Index)的投资回报率,相比全球指数的表现平均高出36%。
换言之,积极完善公司治理、关注生态效益、履行公民责任的大型公司,相较于其他传统公司而言,真的能够获得更加丰厚、更为稳健的绩效回报。
如今,推动社会价值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共识。
2006年,美国“共益实验室(B-lab)”推出了一套覆盖员工、社区、环境、治理以及影响力商业模式等五个板块、满分为200分的测评系统,成为评价企业在社会与环境影响力、公信力和透明度、以及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审核标准。
符合这一套评价体系的企业,被称为“共益企业(B-Corp)”。
“共益企业”指向的是企业追求商业利益与社会影响力的双重使命,一种为解决社会问题、创造社会价值、追求“商业向善”的营利企业提供支持和保护的全球趋势,一种面向未来的企业形态。
实际上,这种价值评价体系与大公司追求社会价值的趋向不谋而合,百度也是这样的例子。
在过去,百度的社会价值直接承载在产品创新价值中。
最早时,通过占据全国7成市场份额的搜索引擎,百度实现了“让人们最平等便捷地获取信息,找到所求”的企业使命,推动了一定程度上的“数据平权”。
而到了 AI 时代,百度的社会价体系开始进一步丰富和多元化。
百度大脑、百度Apollo、智能云……海量数据、共享的算力和算法,都在为众多企业和产业提供在未来的人工智能时代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中国企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科技企业,这20年来其实做了很多。
如何审视一家中国式大企业的精神世界?
不过中国企业的口碑却没有好到哪里去,总是在被外国竞对给比下去。
究其原因,美国人的人文教育、对公共话题的讨论热情,以及舆论环境中对政治正确的道德洁癖,都让谷歌这类科技公司承载着更多元的期望。
相比之下,中国人对成功的标准向来简单,对企业的评判也容易陷入成王败寇的单一评判。
所以中国企业大多奉行实用主义,且作风低调务实——务实到甚至枯燥乏味的程度,缺一分美国式的人文表达与沟通情趣——或者叫情商和软实力。
事实上,中国企业对社会进程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可惜中国企业大多缺乏自我表达的能力,有些讷于言,而百度这种一眼望去全是理工科大脑的企业尤其如此。
但要审视一家企业的精神世界,归根结底是行胜于言。做了什么,比说了什么更高贵。
比起一些空有口号、却言行不一的“伪善”而撕裂的企业,中国公司的朴实,倒是值得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
在新技术加速人类文明演变的今天,科技公司的前进方向,也承载着普通人探索未来、改善个人生存状态的想象,科技公司所拥有的巨大影响力,早就无法用营收数字来概括。
一个世纪前,英国作家毛姆用《月亮和六便士》点出了商业社会规则下个人理想与经济现实间的矛盾。
但对于科技公司来说,“月亮”与“六便士”其实从来就不矛盾。
一家企业的未来,必然会因为多元的价值取向、丰满的理想和内涵、少许诺多兑现的诚恳,而变得越来成熟、越来越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