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整体经济增速的放缓,电影市场也相应萎缩,来华“捞金”的好莱坞巨制电影在内地票房也不免收到影响。今年上半年,虽然中国进口电影票房增速达到了34%,总额突破23亿美元大关,但在内地上映的24部好莱坞电影票房收入为17.6亿美元,同比增长仅为1.7%①。票房增速放缓无疑昭示着好莱坞在华的生存困境,难以重返当年盘踞国内电影票房鳌头的霸主地位。今天本文将从2017上半年好莱坞进口影片在内地的票房成绩,来探讨其增速放缓背后的原因。
内地票房整体疲软
中国整体经济增速放缓,内地票房也未能幸免。截止2017年6月30日,上半年国内总票房为271.75亿元,与去年同期245.94亿元总票房相比,增长10.49%,但扣除互联网购票产生的服务费等,今年上半年实际票房产出仅为254亿元,涨幅不足4%,延续了自去年开始的“低速”增长趋势。纵观今年上半年内地电影市场,“薄利多销”成为新的市场增长模式②。
上映电影数达221部,较去年同期上涨37部,这导致上半年单片平均票房从去年同期的1.16亿元,降至1.1亿元③,在票房贡献率上,一、二线城市增长有所放缓。在自2011年起,连续几年的高速增长态势后,2016年内地电影票房增速骤降,表明内地电影市场可能已越过峰值。
好莱坞创意匮乏,内容趋向同质化
纵观今年上半年在内地上映的24部好莱坞电影不难发现,影片质量相对从前有所下滑,观众对于以高科技、奇特效的大片产生了审美疲劳,同时眼花缭乱的炫技、大牌明星效应似乎也对观众失去了一定的吸引力。好莱坞电影普遍存在的流水生产模式,绚丽的包装下传达着相似的普世价值观念,比如个人英雄主义、小人物的大冒险、平凡人也可成就大事业等,同质故事容易使得观众在长期的观影过程中降低对电影本身的期待。
另外,制片方对观众需求简单粗暴的理解——“随便看看”的娱乐态度,以及这种解读衍生出的敷衍模式——开发IP以及滥用成功IP,在今年遭到了内地观众的拒绝。制片方通过重启、翻拍等手段卖情怀,希望借助观众原本熟知的IP元素使其产生亲切感和消费欲望,通过续集、前传、衍生,让电影联成“宇宙”,让观众像看连续剧一样看电影,并不由自主将剧集补齐,然而制片方却懒得将角色塑造得更加真实可信④,原创性IP的开发更加困难。
2017年陆续上映的大片中,存在诸多类似《变形金刚》一样基于经典IP制作而成的续集大片,其中只有《速度与激情8》的表现最为强劲,其他如《银河护卫队2》、《变形金刚5》的口碑都乏善可陈,《汽车总动员3》和《加勒比海盗5》创下整个系列中口碑最低的纪录,《新木乃伊》更是遭遇口碑滑铁卢。不难看出好莱坞续集的创意匮乏已经很明显,质量下降成为票房可观而口碑一般的原因。
变化中的内地电影市场
除了好莱坞大片滥用IP翻拍、故事难有新意外,内地电影市场的变化也是近年来好莱坞大片来华“掘金”遇阻的重要客观原因。
国内观众的喜好变化
随着电影走进普通民众的生活、成为大部分人休闲娱乐的重要一环,观众看到越来越多的电影,有机会接触到更多优质的电影,鉴别大片的标准和审美也越来越挑剔。当3D技术不再是好莱坞的独门法宝,精美制作不再是评判电影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时,观众对电影本身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观众不是对所有的好莱坞大片都欣然接受,对一些制作水准欠缺,故事情节不够严谨的影片也不再像从前一样买账。
而将观众素质的提升当作机遇而非挑战来看待时,我们便会发现“真正的好电影从来不缺观众”。以定档暑期的国产电影《冈仁波齐》为例,上映首日只有1.6%的排片量,然而影片最终却依靠社交媒体上绝佳的口碑以及超高的上座率为自己赢得了生存空间。上映第七天票房突破了2000万,对于一部国产纪实片来说,这是一个值得骄傲的数字。影片关注朝圣者背后的故事,通过真实细腻的镜头语言展现11名藏族人在漫长朝圣途中经历的艰辛与苦难、温暖与感情,让观众在平淡遥远的路途中感受心灵的冲击。类似还有八月上映的慰安妇题材纪实片《二十二》,也是小众电影逆袭成“黑马”的案例,这些都证明优质的电影正在被越来越多的观众接受和喜爱,这也给予广大电影人启示——精雕细琢、内容匠心才是最终赢得票房口碑双丰收的有力武器。
国产片质量提升
内地电影市场正在积极地进行自我修复, 国产电影质量上升。相比于2016年内地电影市场的震荡,2017年国产电影开局的成绩不错。截至前两个月,2017年已将109.26亿票房收入囊中,同比增幅1.73%,观影人次3.04亿,较2016年同期大盘状况持平⑤。
这几年国产电影的自我进步与质量提升对观众形成越来越大的吸引力,使好莱坞进口片对于本土电影的“威慑力”大大下降,国产电影自身的强大,使其对于进口片已经产生“抗体”。尽管好莱坞进口大片依然会对同期上映的国产电影产生不小的压力,但若能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对于国产电影的发展也是某种程度上的促进。好莱坞电影能够激励中国电影人思考,如何才能拍出更受欢迎、更优质、在国际舞台上更有竞争力的电影。
窗口期缩短
北京研究公司易观国际表示,现在中国有8000多万人付费观看在线影片,按年增长32%。比起3个月标准的窗口期,如今,电影在视频网站的上线时间和电影院的上映日期之间的时间差正在不断缩小。仅仅一个月,7月7日在电影院上映的电影《绝世高手》,就已经可在爱奇艺等网站付费观看,《陆垚知马俐》《快手枪手快枪手》等国产片,在影院下映的第二天,便登陆视频网站。除了视频网站之外,电视也加入了窗口期的市场竞争。电影《致青春原来你也在这里》,7月8日播出,8月10日便登陆小米电视,期间是33天的窗口期; 6月3日内地上映的《X战警:天启》,8月13日就在小米电视首播⑥。
对于制片方来说,缩短窗口期对于释放影片的长尾效应有一定的帮助,有利于影片的长期生存;但对传统院线来说,在线影院对其形成不小的冲击:去年我国单影院和单银幕的票房产出双双大幅下滑,同比跌幅达到了17%和20%,平均每块银幕仅产出票房110万元,与2015年相比降幅已超过20%,单影院及单银幕的平均产出已逼近盈利红线⑦。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国内几大视频网站的迅猛发展,中国网民付费观看行为方式的转变,在线付费观看电影群体量的不断增长,视频方在窗口期上的发言权可能会进一步加大。甚至可以预见,在互联网的助推下窗口期可能会进一步缩短。
非好莱坞引进片在内地升温
随着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愈加密切,内地电影市场的愈加繁荣,非好莱坞影片正在中国占据更大的电影市场。
今年春天印度宝莱坞剧情片《摔跤吧!爸爸》,在内地创下逾10亿元人民币的票房佳绩。5月5日,好莱坞续集大片《银河护卫队2》和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同时在内地上映,首日两部片排片量相差悬殊,分别约44%和13%,各收票房1亿和1600万⑧。
但经历了一个周末,《银河护卫队2》的票房曲线呈现迅速下跌趋势,从周日的1亿元跌至周一的3500万元;反观《摔跤吧!爸爸》,凭借观影后观众的口口相传、刷屏微博朋友圈的爆热,以及电影的深度内涵引发观众的深入思考,仅凭周末三天连续升温,周一小幅下滑后,又开始了第二波上升,到第六日,单日票房2750万,超过了《银河护卫队2》的2516万,逆袭成为单日票房冠军⑨。
结语
好莱坞近年来在华票房跳水,昭示着内地电影市场和观众观影需求的变化。而国产电影在好莱坞影片的冲击下,应当抓住机遇,回归到内容本质,以匠心制造,挖掘出更多独特的题材。不难发现,不论何时何地,优质内容始终是观众评判电影最终的标尺,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电影产业水平最公正的砝码。
(图片、数据和相关资讯,归其权利人所有)
参考资料:
①《好莱坞电影内地票房增长仅1.7% 难道是观众变得挑剔了》
http://www.entgroup.cn/news/Markets/2042540.shtml
② 同①
③《2017上半年电影票房大盘点》
http://mp.weixin.qq.com/s/sYonfAbb5I2VPWxrQSNePw
④《好莱坞暑期档票房大跳水,这是谁的锅?》
http://www.qdaily.com/articles/44340.html
⑤《3月电影市场进口片霸屏 但好莱坞不再呼风唤雨》
https://mp.weixin.qq.com/s/K3nvCtB_arsMLD2o9oQqiQ
⑥《电影窗口期不断缩短,视频网站进一步掌握电影发行渠道话语权》http://www.sohu.com/a/164372256_821124
⑦ 同⑥
⑧《摔跤吧!爸爸》票房超《银河护卫队2》http://www.sohu.com/a/139694271_627529
⑨ 同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