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日晚,第86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在美国洛杉矶好莱坞杜比剧院举行。
最佳男主角奖的竞争非常激烈,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中国观众非常熟悉的小李子,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这一次,他凭借《华尔街之狼》第3次获得影帝提名,前两次,他都失败了。
当然这次也很不走运,小李子再次与影帝失之交臂,最终获奖的是主演《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马修·麦康纳。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与马修·麦康纳
小李子这一年其实下了不少功夫,不光有这部《华尔街之狼》入围,他还主演了另一部描写20世纪20年代纽约生活的电影。
让他失望的是,作为那部电影的男主角,小李子连入围都没拿到。
要知道,这部电影的原著是几乎所有美国人如数家珍的故事,也是上世纪末,美国学术界权威在百年英语文学长河中选出一百部最优秀的小说中,排名第二位的佳作。
原著小说跟电影都是同一个名字,叫做,《了不起的盖茨比》。
1
整整一个世纪前,对于那时候的美国来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历史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美国正处在新旧交替的历史关口。
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美国从农业文明迅速进入了工业化的现代社会。同时,在一战后期参战的美国,由于没有受到战争的重创反而大发战争财,由战前的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
于是,美国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期。
那时候的美国,自然资源充裕,工农业生产增长迅速,技术进步也快,劳动生产率得到大幅提高,人们的消费进而也不断扩大,每个美国人都觉得现在的生活实在太美好了。
直到二十年代末以前,大多数美国人还都乐观地相信繁荣仍会继续下去。
人们拼命地赚钱,花钱,享受物质生活带来的奢靡生活,许多人丧失了生活的方向,完全被纸醉金迷的世界笼罩住了。
《了不起的盖茨比》就是讲了这样背景下的一个故事。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作家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故事主要讲述了年轻而神秘的百万富翁杰·盖茨比对黛西·布卡南执着追求的故事。
菲茨杰拉德把故事的背景设在1922年兴盛的纽约州东南部的长岛。社会当时的很多面向,包括经济飞速发展,流行爵士乐、轻佻文化、贩卖私酒、犯罪率高,都在小说中刻画出来。
为了烘托出当时的社会现实,小说的很多细节设置都非常用心,比如高档的汽车,奢华的宴会,以及盖茨比贩私酒暴富以暗喻当时的犯罪文化等。
对于一个世纪以来的读者来说,把作者的个人故事,跟书里呈现的故事结合起来看,一直是个有趣的事情。
菲茨杰拉德是明尼苏达州人,和书中的穷职员尼克一样,他曾就读于常春藤盟校之一:普林斯顿大学,而尼克毕业于耶鲁大学。
大约1921年的菲茨杰拉德(左)与电影中的尼克(右)
菲茨杰拉德当过兵,19岁时担任少尉,驻扎在阿拉巴马蒙特哥马利的谢尔丹营。不过,在那里他却遭遇了感情上的重创。
他认识了17岁的富家女杰内瓦·金,两人虽然自由恋爱,但女孩的爸爸非常嫌弃他,直接导致了一对恋人的分手。
这个经历跟盖茨比有些类似,这次失败的恋爱让菲茨杰拉德失望了一生。
22岁时,菲茨杰拉德又恋爱了,这次还是17岁的风流少女塞尔达·赛尔。塞尔达虽然答应嫁给他,但由于她疯狂拜金、贪图享乐,后来又悔婚了。
电影中的盖茨比的真爱黛西拜金、贪图享乐,在盖茨比当兵归来前嫁给了其他富豪
直到菲茨杰拉德的第一本畅销小说出版后他们才结婚。
菲茨杰拉德的个人经历严重影响到他对故事主人公形象的塑造。一方面新生活让他充满激情,也给他带来很多诱惑。另一方面,他也和书里的盖茨比一样,对财富顶礼膜拜,深受这个物质世界的影响。
就是这样一位作家,创作了这部小说。
2
这部小说的情节不复杂,主要发生在1922年的夏天。
小说是以耶鲁大学毕业生、一战老兵尼克·卡拉威口吻做叙述的。这个穷小子从中西部来到纽约,靠卖债券过活。
凑巧的是,他在长岛的西卵村租住了一间小屋,恰好与杰·盖茨比为邻,故事就这样发生了。
杰·盖茨比是一个年轻而又神秘的百万富翁,他非常喜欢举办豪华宴会,但却不怎么爱出头露面。许多去他宴会上的人,甚至都没见过他本人一面,只是吃完喝完,就走了。
尼克第一次听说盖茨比的故事是在表妹黛西家。她家在东卵村,黛西的丈夫汤姆·布坎南恰好也是尼克的大学同学。就这样,有一天,尼克前去拜访他们夫妇俩。
那次,还有一位小姐在场,乔丹·贝克,这是位充满魅力却有点自私的高尔夫球手,尼克一下子就爱上了她。
乔丹·贝克
乔丹·贝克还告诉了尼克一个秘密,他的大学同学汤姆有外遇,名字叫默特尔·威尔逊,住在西卵村和纽约城之间的一个工业垃圾场。
很快,尼克就见证了汤姆和默特尔俩人幽会的场景——他参加了他们搞的一场疯狂的聚会。但这不是这本书的重点。
终于,到了盖茨比跟尼克发生关联的时候。夏季的某一天,尼克收到邻居盖茨比宴会的邀请函。他欣然赴约,宴会的奢华让他震惊不已,还有一个让他意外的收获是,他碰见了乔丹·贝克,俩人就此变熟起来了。
尼克也在宴会上四处找盖茨比,当他发现就是身边一个年轻人时,惊异不已。俩人一聊天发现更近了,在战争中他们竟然同在一个师服役。
尼克与盖茨比
因为跟乔丹的接触,尼克了解到盖茨比早年的一段情史:1917年他曾经与黛西恋爱,只不过这段恋情因为盖茨比的参军而夭折了。
让盖茨比伤心的是,黛西最终嫁给了汤姆·布坎南,可他还不死心,想尽办法要赢得老情人的芳心。
从军队退役后,盖茨比莫名其妙地赚了很多钱,然后他开始过上了阔绰的富人生活。他先是在长岛买下豪宅,后来定期举行派对,谁都不知道,他这么做是为了吸引就住在海湾对面的黛西。
盖茨比别墅里的宴会
盖茨比把一切都挑明了,他认识尼克的目的,也是为了黛西。他希望尼克安排他,能与黛西见面。
随后,一切都顺理成章了。尼克邀请黛西去他家喝茶,盖茨比偷偷埋伏在现场,俩人一见面,很快就旧情复燃了。
不过,黛西的老公汤姆也发觉了。在一次大家都参加的饭局上,黛西对盖茨比言辞甜蜜,坐实了汤姆的怀疑,这让他非常愤怒。
随后,这些人一起来到纽约市,大家在酒店里把什么话都说开了,最终闹得不欢而散。
等他们返回时,路过汤姆的情妇默特尔住的地方,一场悲剧发生了,默特尔竟然被盖茨比的车撞死了。
撞死默特尔的不是盖茨比,而是黛西。但盖茨比为了保护情人,不愿意向警察揭发她,这让默特尔的丈夫产生了误会。
尤其是在汤姆的误导下,默特尔的丈夫来到盖茨比的豪宅,杀死了他,并且随后也自杀了。
盖茨比死后,身为邻居的尼克发现,他竟没多少真正的朋友,那些宴会上的座上宾都不愿意参加他的葬礼。
只有尼克为盖茨比举办了葬礼,他与乔丹的关系也吹了。纽约的生活对于他来说,就像一个破碎的梦,再也无法重新复原了。于是,他回到了中西部的老家。
一切就这么结束了。
3
菲茨杰拉德在1925年2月,完成了这部小说的终稿。
4月10日,《了不起的盖茨比》由斯克里布纳之子公司出版。
1925年版《了不起的盖茨比》
小说出版后,主流媒体对它的褒贬不一。《纽约时报》大加赞美,认为小说是个“有趣的故事,是当今神秘的、绚烂的故事”。
《洛杉矶时报》的评价也不错,觉得小说给读者留下奇妙的经历,回味无穷。并且称小说有对生活的启示,是一部艺术品。
不过,《达拉斯早报》的哈维·伊格尔顿很刻薄:
当读完《了不起的盖茨比》后,人们感到遗憾,不是为书中人物的命运,而是为菲茨杰拉德先生。
还有一些人的言论就更难听了,比如:
故事的风格“痛苦强迫”,在阅读完《了不起的盖茨比》后确信菲茨杰拉德先生不是当今最伟大的美国作家之一。”
所有的评论,甚至是最富热情的,都不知道故事所云。
坦白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刚出版的那些年,它不仅在文学价值上被严重低估,在商业上也不是一个成功的作品。
菲茨杰拉德本来是铆足了劲,希望借助小说向世人证明,自己是个真正的作家,但结果却正好相反,他遭受了信心上的打击。很多人都评论,这部作品都不如他之前的《人间天堂》和《美丽与毁灭》成功。
虽然小说印刷了两次,但好多存货多年都卖不出去,他从这部小说上仅收获了2000美元。可以说相当惨了。
1940年12月21日,在犯了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心脏病后,菲茨杰拉德去世了,才44岁。
在离世前,他认为自己的作品已经被人抛弃,他自己也是个标准的失败者。临终时,被他寄予厚望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才卖出去25000本。
没想到,等他死后,这本书却火了,竟然是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2年,一群出版人创办了“战时书会”,这个书会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安慰当时在前线作战的士兵。他们筹集了不少书,运到海外去。
《了不起的盖茨比》也在他们筹集的书目中,而且这部小说在士兵中大受欢迎,有多受欢迎呢,据说跟海报女郎有的一拼。
最终,共有15.5万本小说送到了海外士兵手中,这部《了不起的盖茨比》彻底火了。
到了1960年,小说每年都能卖出5万本,《纽约时报》社论家亚瑟·麦兹纳称赞小说是“二十世纪美国名著”。
这之后,《了不起的盖茨比》成了一本全球畅销书,每年都能卖出去50万本,2013年,光电子书就卖出去18万本。
而书也被不断改编成影视作品,小李子主演的那部同名电影,就是进入21世纪投入巨大的一个尝试。
虽然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与奥斯卡影帝失之交臂,但这部电影依然获得了最佳艺术指导和最佳服装设计,两项奥斯卡大奖。
4
这些年来,《了不起的盖茨比》出了各种中译本,有南海出版公司、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版本,等等,豆瓣评分在8.4到8.7之间,可以说不算高,也不算低。
这是一个典型的美国故事,对于很多中国读者来说,并不能感同身受。或者说,中国人不能明白它为啥这么好,被人评价这么高。
很多人是因为喜欢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进而发现村上对这本小说推崇有加,才找来看的。
村上春树从不掩饰他对《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热爱,他自己反复读过这本书好多遍。他的评价是:
《了不起的盖茨比》美得无以复加,而且完美无缺,其文体简洁明快,又有自然之美。
在一个中译本的腰封上,甚至有村上春树这样一番评价:
作为小说家,我把它看作一个标准,一把尺子,是看清自己位置的一件标志,然后有时叹息,有时又全身紧张,就好像命中注定一样始终牵扯着我。说是不可思议也行,但如果小说里没有了不可思议,又有谁去读小说呢?
普通读者不是村上这样的小说家,他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书里描述的一个美国梦的幻灭,与此同时,它又完美地预言了作者自己未来命运的悲剧。
事实上,从更深层次来看,这个有点狗血的爱情故事不仅仅是告诉人们发财有风险,富美靠不住,更是在表达一种难以与现实对抗的无力感。
尤其是今年,在这个新冠肺炎全球蔓延的当下,所有人对那些财富、名声、梦想的坚持,都有了新的值得怀疑的理由。那些我们一直所追求的,是不是坚不可摧,永远不值得放弃?
现在,这场疫情并没有要结束的意思,它更像一个巨变时代的开始。
周围的一切正在悄然变化,人们说不清会往哪个方向去,就像100年前《了不起的盖茨比》里描述的那个年代一模一样。
时至今日,《了不起的盖茨比》描述的世界跟现在一样,又不一样,但它里面有好多的句子,是很有深意的:
如果确实如此的话,他一定会感悟到他已经失去了旧日的那个温暖的世界,感悟到他为了死抱住一个梦想付出了多么高昂的代价。
当我坐在那里对那个古老的、未知的世界思索时,我也想到了盖茨比第一次认出对岸黛西家码头上那盏绿灯时,他是多么的惊奇。他走过了漫长的道路才来到这片蓝色的草坪上,他的梦似乎近在咫尺,唾手可得,几乎不可能抓不住的。
阳光照耀大地,绿叶涌出树枝,犹如电影镜头中万物飞快生长。那熟悉的信念又回到我的心中,夏日来临,新生活开始了。
尤为精彩的是小说的结尾,这句话甚至最终被刻在了菲茨杰拉德与其妻泽尔达的墓碑上,它是这么说的:
于是我们继续奋力向前,逆水行舟,被不断地向后推,直至回到往昔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