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职场人工作到底图啥?
当然是图财啊!至少这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吧。
根据猎聘《职场人薪资满意度及支配方式问卷调研报告》显示:当问及“工资是不是一个人工作的较大动力”时,32.56%的参与者的回答为“是,没有工资就活不下去”;54.89%的人认为“不完全是,但涨薪会带来很大的激励”。也就是说,八成五以上的职场人工作是和钱有关。
跳槽也不例外,虽然996受人诟病,但猎聘《2020年90后职场人洞察报告》显示:78.52%的90后表示薪资足够高就接受。
可见,钞票是让职场人动起来的第一生产力。
“好好工作、努力赚钱”是当代社畜的职场标语,因为钱能为我们带来更愉悦的物质享受、能让自己看上去光鲜亮丽、能提升我们的社会地位、能解决很多问题。我们可以用钱来买到快乐、提升生活满意度。这是显而易见的吧。
的确,赚越来越多的钱会让我们更开心,但这个数量是有“天花板”的,而且是一个并不算高的“天花板”。
曾获诺贝尔经济奖的卡纳曼(Daniel Kahneman)和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家狄顿(Angus Deaton)对45万美国人所做的调查:当一个人所在家庭的年收入低于税前75000美元时,他处于幸福感缺失状态,并且收入越低,他就越不快乐;而对于收入颇丰的人来说,无论收入超出75000美元多少,他也得不到更多的幸福与快乐。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美元与人民币之间购买力的评估来换算,3.506人民币的购买力相当于1美元,年薪75000美元按购买力来换算成人民币的话,是税前26万元,平均月薪2.1万元。
当然,每个国家的国情、福利和兜底政策不同,月薪两万元在每个国家所带来的安全感并不相同。但我们简单粗暴地理解一下就是,当你赚到年薪26万元以上时,薪水带来的幸福感和对生活的满意度将明显放缓,你将不会轻易因为赚到钱而更感到开心。
好,如果26万的年薪不再容易让自己开心起来,那其它美好的东西呢,比如金钱买来的包包、车子、房子等。
Ryne Sherman、Sonja Lyubomirsky等教授对1972年至2014年间130万名13至96岁美国人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与20世纪40年代物质相对匮乏时期比较(那时候连抽水马桶还没有普及呢),到了2015年当我们拥有更多丰盈和带来便捷的物品时——先进的电器、智能手机、更高级的车子、更大的房子,人们的幸福感反而降低了。
既然这些身外之物都不能让我们随随便便开心,那转向自身呢?比如减肥成功、整容变美,看到一个更漂亮的自己,总能开心起来吧?
通过一项对1979名减肥者跟踪四年的实验显示:四年后减肥成功的人,与四年内体重增加和无变化者相比,他们的情绪是最低落的人,并没有达到预期中的快乐。
而对1597名整容成功的人长达13年的跟踪显示,隆鼻、隆胸等这些整容项目的成功并没有让一个曾经情绪低落、有行为障碍的人变得更幸福;调研显示,长相的极端变化甚至减少了人们的幸福 ,产生了诸多心理问题。
好吧,变美也不灵,那精神寄托呢?比如,找到真爱——遇到两情相悦的人,步入婚姻、组建家庭,这是世俗社会公认的获得幸福的路径之一吧。
答案是会带来快乐!但只有两年……
这是科学家通过15年跟踪调研25000人得出的结论:结婚的人在第一、二年更快乐——基于蜜月效应。但在两年后,快乐又回到了基准线,已婚者和非已婚者没有区别。
职场人折腾了半天,涨薪、买买买、变美、获得真爱都不能让自己的开心续航久一些,我们这么拼到底图啥?
没有牛气到家里有矿可以在游山玩水、享乐人间中混吃等死,那就总得做点什么来彰显自己的人生价值吧。秉持着尘归尘、土归土、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哲学观,职场人的快乐还得在工作中寻求。
老公之前在中科院工作,他所在的院所有一位专业领域内很德高望重(领国家特殊津贴这种的)的老教授,退休后每天骑着一辆自行车,准点到单位帮忙做实验、指导学生,分文不取。大家都很感动,给老教授买礼物聊表心意,他坚决不要,最后没办法,大家只能送一面锦旗,表达敬爱之意。
我们或多或少都会碰到一些不为名利、只为使命把工作做好的职场人。这种人被耶鲁大学的研究员Amy Wrzesniewski称为“使命定位”的工作者。所有职场人根据工作定位,可以被划分为就业定位、职业定位、使命定位的三类:
就业定位(job orientation)的人,认为工作就是赚钱的一种方式而已,到点上班、下班打卡、按部就班完成工作,然后到期领薪水。他们不愿意为自己的工作多付出一点,当然也对自己的工作没有什么成就感、自豪感。
稍微好点的职场人会为了升职加薪而努力工作,也希望被领导赏识、把工作尽可能做好,自己有成就感,他们属于职业定位(career orientation)的人——将工作视为赢得尊重、地位、金钱等更好的生活条件的方式,但也仅此而已,这些物质——头衔、更大的办公室等是他们做好工作的动力,而不是工作成果。一旦外部激励消失,他们也不会再为之拼搏。
最厉害的就是老教授这种使命定位(calling orientation)的职场人,他们是真心觉得自己的工作重要、对他人和社会有意义,所以愿意为之奉献,工作在乎的重点不在薪资、头衔上。
不是只有像老教授、老专家这些“高端”工作才会出现使命定位的职场人。Amy Wrzesniewski指出,任何职业中——幼师、司机、清洁工、法官、金融分析师等——都有近1/3的人是使命定位的工作者。
神奇的是,使命定位的工作者是三类人中最不计较付出、最不看重物质奖励的人,但他们在工作中得到的快乐和物质奖励往往高于就业定位和职业定位的人。
科研人员曾收集了一批大学新生关于快乐指数的调研数据,当这批人步入中年后,他们重新评估,在排除职业差异、父母收入等影响因素后,发现作为新生时那些评价自己不快乐的学生,年薪为五万美金,而最快乐的学生,年收入为六万五千美金——差额高达30%。
其实道理很简单:一份工作你越投入获得的成就和满足越高、自己就越开心;而越开心就越容易投入,因此会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进入良性循环。
如何能成为一位使命定位的职场人呢?
Amy Wrzesniewski研究团队发现,这类职场人通常有以下特征:
会变成自己工作的设计者,会做一些额外的工作,主动寻找更高效的方法去完成工作。
会主动在自己的工作环境内作出小的调整,会尽量将工作与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联系起来。
比如,连续多年被评为世界最干净机场的东京羽田机场,就出自一名清洁工新津春子之手。新津春子无疑是一位使命定位的职场人,把上述两点发展到极致。
她会借着亮光蹲在地上观察地板上有没有灰尘;打扫马桶时,除了擦干净表面,还会拿面小镜子,检查内侧是否有污垢;用自己发明的小刷子清理清洁困难的水池排水口;会考虑清洁剂对小孩子的伤害而进行改良;熟记80多种清洁剂的用法,看一眼污渍,就知道哪种清洁剂可以处理得很干净却不伤器具表面。
新津春子是羽田机场500多人规模的清扫员队伍的领头人、出了四本关于扫除技能的书、在日本做有关打扫技能演讲、NHK为她拍了纪录片、BBC为她撰写了特写报道。
当我们成为使命定位的职场人时,名利会作为附加物自然到来。所以,已然身在职场的工作者,不妨驱使自己往上述两点靠拢。
而如果你正在找工作、或考虑换工作,建议不要只看薪水(但绝对是重要参考因素之一,一家低于同行平均薪资的企业很难让员工愉悦起来),还要衡量一下这四方面:
这份工作会不会让自己真的感到快乐。
这种快乐是由薪资之外的东西带来的,比如工作内容、环境、合作的团队、接触的客户。
能否为这份工作找到更多、更大的意义。
码农的工作不只是码代码,而是做出好产品让顾客使用舒服;编辑的工作也不只是找优质作者合作、和设计师、印刷厂周旋,而是做出一本好书让读者受益。
想想自己的这份工作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是什么。
这份工作是不是有一定的自由度,不是完全“听命于人”。
工作环境和氛围多数时候是不是愉悦的。
在《The How of Happiness》这本书里提到过一项研究: 一个人是否容易更快乐,基因占50%,除此之外,生活环境和遭遇(比如车祸、丧偶、丢掉工作、中彩票等人生重大事件的发生)的影响占10%,而另外40%取决于我们个人的想法和行为。
虽然快乐短暂又不容易获得,但还留了40%的操作空间给我们,就让我们在这40%的空间里好好折腾,让自己成为一名快乐的社畜。
当然了,还是要先努力达到年薪26万元的“快乐基准线”,否则这份快乐有点脆弱呢。
参考资料:
Coursera:The Science of Well-Being
《改变人生的快乐实验》作者: (美) 埃德·迪纳 / 罗伯特•迪纳,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