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 12月 23 2024
首页 / 新知快讯 / 24H看点 / A港股市场的大机遇来了

A港股市场的大机遇来了

周末,A港股两市ETF纳入互联互通标的范围,成为金融圈无比关注的一件重磅大事。这个两地证监会从2016年就达成初步共识的事件,如今终于迎来了关键的新进展。

资本如水,两地市场的进一步相互融通,不仅能让两地市场的制度更加完善,也能由此吸引更多的活水参与进来。

近几年,从股票沪深港通、存托凭证、债券、到如今的ETF,两地的互联互通在范围及合作深度方面都在不断深化,中国的资本市场制度,在可见地变得越来越成熟稳健,这无疑是极好的变化趋势。

尤其是在当下A港股及海外股市大幅回调的阶段背景下,ETF互联互通,将会是一个让投资者得以低位配置海内外优资资产的大机遇。

一、关键时刻的及时雨

根据规则,在现有沪深港通机制基础上,此次将满足一定条件的内地与香港市场股票ETF一并纳入互联互通标的范围。纳入标准:

内地市场ETF过去6个月日均资产规模达15亿元,成份证券以沪深股通标的股票为主;香港市场ETF过去6个月日均资产规模达17亿港元,成份证券以港股通标的股票为主,且不含合成ETF、杠杆及反向产品。方案正式实施预计还需要2个月左右时间。

到时候,所有香港及海外投资者均可买卖沪深股通下的ETF,但国内的投资者想要买港通下的ETF还是要有参与港股通交易的资格,也就是证券账户及资金账户资产合计不低于50万元。

不过规则总会在逐步改善的,目前来说只是个开头,相信未来更多内地投资者也能买到港股甚至海外的ETF。

据Wind数据统计,目前A股市场上市的股票ETF规模合计超过8400亿元,其中不乏超百亿规模的ETF产品,还有更大量的中小规模产品可供选择。

从产品的类型看,现在的国内的指数ETF产品非常丰富,已有很多不同行业的细分领域产品,包括一些近期非常受关注的内地优质赛道行业,如锂电、新能源车、光伏、医疗、科创、芯片、军工、稀土、碳中和等在港股没有的明星品种,这些主题ETF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一定的稀缺性。

当然,香港也有内地买不到的互联网、生物科技、金融、消费等特色ETF,另外,虽然暂时还未纳入跨境投资品种和其他衍生品种,但也不能排除在未来还会不会有更多的改革方式出来,让国内投资者也能通过港股的ETF买到海外的优质股票。

从时间维度看,现在的加大两地互联互通,真不失为一个对投资者极好的机遇。

因为到目前为止,无论是内地,还是港股,甚至海外,全球股市在今年都出现了很大幅度的回撤,目前几乎都处于历史估值的明显低位区间。

比如上证指数PE现在是12.2倍,深成指26.65倍,就是估值泡沫长期最高的创业板是46.5倍,科创50指数是38.9倍,都处于近10年来的中位数下方。

其中很多一二级子行业的PE更是已处于有史以来最低位置附近,比如生物医药、有色金属、电子、传媒、金融、建材、家电等等。

港股的同样如此,现在恒生指数的PE是9.66倍,国企指数8.44倍,一直被反复压制在10倍以下,就算是恒生科技指数目前也处于上市以来的最低附近,很多核心一级行业指数的估值,甚至大多都是个位数,比A股同行还惨不止一个层次。

美股几大指数在近期大幅回落接近20%之后,都相继已经回到了20倍上下,也在近10年来的中位数区间下方。

股市大幅回撤是全球疫情反复、国际局势突变冲击全球供应链体系、美国加息引发流动性担忧等复杂宏观因素导致的结果。

但从目前趋势看,好的转变正在发生,包括全球疫情在确定性解封,国际局势最大的冲击阶段过去,市场对美国加息的不利影响也做了相应的预期。所以,尽管那些宏观不利因素可能还会在短期对金融市场带来考验,但再出现估值与业绩双杀的概率必然会逐渐降低。

换言之,目前的几大股市短期不好说,但长周期看上涨的概率肯定是在逐渐变大的。

就我国而言,目前经济活动随着疫情消退而在快速复苏,大量非常重磅的货币、财政、行业刺激政策在源源不断推出,很多此前被严格监管的行业也处于收尾阶段,当下我们几乎已经找不到什么重要的利空因素了。

大而空的不说,这些年国内的经济转型升级,包括碳中和、新基建、硬科技、大医疗、数字经济等领域,凭借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的经济体、最大消费市场、这些新赛道无疑具有极其巨大市场空间和成长确定性,对港股及海外投资者和机构具有巨大吸引力。

对应的,如今两地的ETF基建互联互通,从国内投资者看,同样也是一个可以更好投资港股及海外优质资产的新机遇。

二、如何布局港股及海外优质资产

在近期,由于美国启动加息周期,美元再次成为全球追捧的资产,对应的是其他币种的持续贬值,叠加近期海外市场的大幅度回调,一些资金重新看向海外。

这里面,不仅是为了赚取汇率差价,还有寻找优质的海外投资标的。

比如互联网科技行业,虽然去年以来互联网、医疗等赛道因为严监管问题遭到冲击,但随着监管整顿明确进入收尾阶段,这些赛道行业未来依然会体现出可观的成长性。

5月27日,一众港股及中概互联网企业纷纷大涨,背后反映的正是这样的逻辑,要么监管压力至暗时刻过去,要么经营业绩开始出现回暖,从而重新吸引市场资金的关注。

此外,港股还有大量内地没有的优秀赛道,比如本地消费、体育用品、新经济、甚至跨境ETF等,都是内地投资者一直心念念的热门领域。

在一个月前,资本蜂涌越南成为一个资本非常炙热的现象级话题,很多人才发现,原来越南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腾飞了那么厉害,并且越来越体现出成长活力,一如几十年前的广东省。

不仅是今年,2021年越南股市指数也是以133%的涨幅独占全球市场鳌头,早就吸引了全球的高度关注。

同样的情况,在去年的印度也出现过。这个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第二发展中大国,经济在过去几年里一直保持着很快的增长速度,2021年GDP增长8.9%,很多产业逐渐开始完成资本、技术和规模积累,从量变走向质变。

客观来看,除掉今年不看,不少海外市场的表现都很不错,尤其走出十三年牛市行情的美股,确实一直常常强于国内股市。

所以,从全球看,无论是投资港股,还是投资海外市场,都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在港股,根据富途行情数据,目前在交易的ETF有230多只,其中百亿港元规模的有十多只,十亿港元规模的也有数十种,方向覆盖从国内到港股,到海外的股债领域,已是较为丰富了的。

另外,还有一种股民较为少见,但其实一直表现不错的投资方式——QDII基金。

数据统计:

截至2021年底,中国QDII基金规模已突破2600亿元,新成立33只QDII基金,成立只数创历史新高;2021年总发行331亿份,仅次于2007年的1193亿份,位列历史第二。其中,2021年新发QDII基金最多的是华夏、广发、博时等基金管理人。

这些QDII基金大部分是投资在港股市场,以及美国、越南、德国、韩国、法国等市场。

在近期,国内的投资圈悄然出现一个现象:由于QDII基金因为太火爆导致额度紧张而被各大机构纷纷公告限制大额申购,其中不少产品把额度降到了单日单账户申购不得超过1000元。

众所周知,在国内,真正熟悉QDII基金的投资者可谓凤毛麟角,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具备长期投资经验和专业金融知识的资深股民,也就是说在投资机会的把握上,肯定是强于普通人。

比如这一波的国际原油大涨,让很多只与原油相关的QDII年内回报超过40%,成为吸引投资者关注的一大亮点。

更主要的,是正如上述所言,虽然在近期遭受较大回撤,但很多的港美股的优秀赛道行业、甚至其他市场的品种,长期发展潜力还是非常巨大的,等这一波熊市周期过去,未来的收益率依然值得期待。

所以,无论是未来A港股ETF互联互通时代开启,还是直接投资国内的QDII基金,都是非常值得考虑的选择。

当然,投资也是要看策略和时机的,很多国内投资者并不了解港股和海外市场的交易规则和标的情况,所以选择QDII基金投资时也需要认真考虑,最好挑选一些品牌实力强大,配置标的是长期价值龙头的基金产品。

比如广发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30(159605),就集中挑选了阿里、腾讯、美团、京东、百度、网易、小米、拼多多等中概互联网巨头;或者专门配置美股核心资产广发纳指100ETF(159941),这个产品重点配置了苹果、微软、亚马逊、特斯拉、英伟达、谷歌等美股科技巨头。

三、结语

当下的股市,无论国内还是海外,刚好是处于一个估值回撤已经较大的区间,即使未来一段时间依然有下跌可能,但从长周期看,已经具有非常不错的布局价值。

ETF投资方式尽管在收益率比不上多数的优秀成长股,但它整体上能为我们提供远非押注单只个股的风控稳定性,而且从长期的视角看,大多数的ETF投资的收益也是较为不错的。尤其是一些大基金的精选策略品种,即使短期可能会跟随大市有较大波动,但当市场一旦重新走好,它的收益表现大概率必然远强于普通指数。

A港股ETF的互联互通,恰逢其时地应运而生,算得上是对投资者的一个大机遇。

关于 声波

声波
发现不同的声音

检查

巴菲特年底购股大动作:增持西方石油等多家公司

圣诞节前夕,巴菲特趁近几天美股 …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