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中国)有限公司已于2017年10月12日正式更名为金拱门(中国)有限公司。此前8月24日,投资者名称也由麦当劳中国管理有限公司变更为金拱门中国管理有限公司。目前,麦当劳各地分公司也在陆续更名。
对此,麦当劳相关负责人回应,因业务发展需要,自2017年10月12日起,麦当劳中国总部的企业名称变更为“金拱门(中国)有限公司”。这一变更主要在证照层面,日常的业务不会受到任何影响,麦当劳餐厅名称、食品安全标准、营运流程等保持不变。而以“金拱门”命名,主要是麦当劳的LOGO的英文名称为“Golden Arches”,直译过来就是“金拱门”,且形状也似金色拱门。
▲金拱门(中国) 有限公司官方微博截图。
“一名之立,旬月踟蹰”,起名改名,向来兹事体大。对有些企业来说,改个名字,还可能在舆论场引发一场波澜。比如麦当劳(中国)。
10月25日,一则“麦当劳(中国)改名了!现在叫金拱门”的消息甫一曝出,就在网上炸开了锅,并引发段子手的狂欢:“开封菜有位好邻居叫金拱门”“照这思路,肯德基应该更名为老头乐,必胜客应该改名叫红帽子,星巴克该叫美人鱼”“还不够接地气,干脆叫老麦大厨房好了”……
▲网友恶搞图片。
麦当劳中国方面迅速对此做了回应,称这一变更主要在证照层面,日常的业务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也就是说,改的只是公司名称,而不是门店名,麦当劳门店“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LOGO”。
而企业名跟品牌名称不一致,本再正常不过:肯德基必胜客母公司叫百胜,奔驰公司注册名是戴姆勒,微博公司名是微梦创科……你总不会说,我刚开戴姆勒去百胜吃了个香辣鸡翅,还刷了会微梦创科。
企业更名,往往跟其资本运作或经营策略有关。麦当劳(中国)公司更名,也跟这有关系:今年8月,麦当劳与中信集团旗下几家公司的战略合作就已完成交割,将来20年中国内地和香港的麦当劳餐厅是由新公司获授权经营,与美资无关,改名也有资本上切割撇清的考量。
原本属于企业内部事务的正常变动,却在舆论界面上一石激起千层浪,原因很简单:很多网友误以为麦当劳门店名也要“一改俱改”,而已获得极高知名度、以至于让人们耳熟能详的品牌倘若真改名,那这从更名成本、企业品牌维系策略和用户接受度等角度看,都是大忌。
更何况(嗯,此处应该划重点),若门店名从“麦当劳”变成“金拱门”,那就像Coca Cola被译成“蝌蝌啃蜡”而非“可口可乐”那样,一股违和感油然而生。
“麦当劳”显得洋气,“金拱门”却听着土掉渣
正如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事必先有槽点而后吐槽现。从网友的吐槽看,此事的槽点就在于,单就名称的格调位阶看,“麦当劳”和“金拱门”之间隔了无数个“乡村基”。
“麦当劳”“肯德基”,一听就是从英文名音译过来的洋名。“金拱门”呢?太接地气了,门口左一个“恭喜发财”右一个“招财进宝”的既视感,听着可以跟“百乐门”一起凑成“夜场双门”。
网上还有人将其拆解开来:一个“金”字满是土豪般贵气的质感,挂在门牌上俨如一串亮瞎眼的金链子掉在脖子上;“拱”就是拱手或者拱卫,拱手连着哈腰,拱卫则指拱卫着财富之门。这虽穿凿附会,却也代表了很多人对“金拱门”的观感:“金拱门”一看就是冲着“逐梦乡土圈”去的。
这年头,“舶来的=洋气=高大上”也成了很多人的基本认知。
许多城市里的小区名字都很是洋范儿,加州水岸、纳帕、普罗旺斯、罗马庄园一拎一大堆,在这些地方穿行,说起来像是一下逛了好几个大洲。就连我老家县城的中心位置,开了家快餐店都叫“麦肯基”。但把公司名字改成“金拱门”,在大众看来,显然是审美品位上的“降维”,也跟自身气质太不搭。
“原生态歌手”阿宝曾推出摇滚专辑《农业重金属》,里面有句自黑的歌词:“农业重金属/谁能比我土/占领大街和小巷/城乡结合部”。前卫的摇滚和“土到掉渣”的意象激荡,合成了一幅乡村朋克的景象。“金拱门”的品牌名虽带着珠光宝气质感,可很难挤进以高冷为时尚、以洋气为格调的审美维度鄙视链上游——这未必是“土”,但却很“土豪”。“欢迎光临金拱门,金拱门所有甜品第二份半价哦!”,听着是不是也有些朋克的感觉?
“金拱门”难满足“麦当劳”带来的异质文化消费感
“金拱门”并不是无厘头的本土化命名。早在1961年,金色双拱门就被设计为麦当劳公司新标志,该设计源于Stanley Meston设计麦当劳餐厅的标志性建筑:从餐厅前贯穿屋顶到餐厅后的发光双拱门。这也是麦当劳LOGO是两个拱门组成的M行标识的原因。
不像很多人所想的那样,“金拱门”其实很有底蕴。麦当劳被称为“金拱门”,这也并非首次。讲述麦当劳在亚洲故事的书籍就名为《金拱向东》。弗里德曼老早还提出了“预防冲突的金色拱门理论”——人类将用巨无霸和炸薯条取代对战争的欲望。
▲《金拱向东——麦当劳在东亚》,[美]詹姆斯·华生。
但很多人难以接受“金拱门”这个名称,有个重要缘由就在于,人们去吃麦当劳,很多时候不仅仅是为了“吃”,还是因为吃麦当劳能带来寓于“吃外国美食”中的消费异质文化感受。这种异质文化消费感,是意象偏中国本土化的“金拱门”很难满足的。
在中国,麦当劳和肯德基是一个特别的存在,绝非其他的很多洋快餐品牌可轻易取代。以麦当劳为例,它1990年就进入中国内地了,几乎是国人在本土最早接触的美式快餐。其高卫生标准和标准化作业,还有笑脸相迎的服务、开放使用的卫生间、通宵营业等,都赋予了人们现代化餐饮和流行文化的想象。
到头来,“洋快餐+老字号+大众化+流行性”,形塑了麦当劳在很多人脑中极强的标识性。而其国际化商业和大众文化的标志,就是那个“M”形金色拱门。也正因麦当劳承载了很多超出“吃”之外的文化意涵,其公司一旦更名不慎,也必然会激起反弹。
可以想见,假若“麦当劳”门店名真改成了“金拱门”,那其味道兴许还是那个味道,但人们的口味就不再是以往的口味了。
2017年1月,中信股份、中信资本以及凯雷投资收购麦当劳中国内地和香港业务20年特许经营权,整体估值20.8亿美元。其中中信股份和中信资本在新公司中将持有52%的控股权,凯雷和麦当劳分别持有28%和20%的股权。
8月8日,麦当劳宣布与中信股份、中信资本以及凯雷投资的战略合作正式完成交割。新麦当劳中国将运营和管理麦当劳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共计2740家门店。同时,新麦当劳中国也宣布了中国内地未来五年的发展计划,预计到2022年底,中国内地麦当劳餐厅将从2500家增加至4500家。届时,约45%的麦当劳餐厅将位于三四线城市,超过75%的餐厅将提供外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