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面临着诸多问题,互联网行业仍旧吸纳着最多的优秀年轻人。但一轮轮的裁员,也让原本高薪优渥的滤镜出现了裂纹,这不可避免地同时反映到他们的感情生活和婚恋选择上:
互联网男性在相亲市场上,比女孩更有优势
24岁 北京某一线互联网大厂 技术岗
虽然我是99年的,入职没多久,但已经有过好几次相亲经历了。青藤之恋、summer这种社交软件,公司内部的交友,还有一些互联网平台组织的联谊活动,我都试过。
在互联网大厂,男生是比女生要有优势的,高强度的工作让她们在相亲市场上没那么受欢迎。比如我之前参加的一个营利性质的交友活动,如果是一些小公司、国企或事业单位,就要付费参加,我们公司是有十个免费的名额,其中九个是男生,一个是女生。
她们很多都是30岁左右,奔着结婚去的,过了在意有没有时间谈恋爱的年纪,目标就是两个人一起奋斗事业,所以很可能会找一个同样在大厂的男性。
我家庭条件比较一般,出生于四线城市,父母都是公务员,他们可能也拿不出多少存款支持我,所以我也倾向于同在互联网工作的女生,这样两个人的薪水加起来会比较可观。
此外,我觉得能进入互联网大厂是个人能力的一种证明。即使离职了,不管是跳槽,还是去国企、事业单位,都是有选择空间的。
但如果是国企员工或公务员,我会觉得他就限制在这个水平了,出来再想找高薪、快节奏的工作很难。
从女生的角度,我觉得长相是最重要的。身高长相要能达到一定的标准,人家才会有了解你的兴趣。这点不行的话,就算有年薪七八十万也没用。我长相比较一般,所以很清楚这点。
我觉得现在这个舆论环境对互联网工作并不怎么友好,别人会觉得你处于一个极不稳定、还随时可能猝死的状态。但出于现实原因,大厂的男生在相亲市场上还是很吃香,首先高薪,其次,就算被裁了,要么很容易找到其他的好工作,要么他能拿很大一笔补偿金。
但这都不是决定性因素,普通人并不会对某个职业有非常强的滤镜,大家都是打工人,你挣得再多能多到哪里去呢?除非是大老板,否则所在的公司并不足以改变别人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整体评价。我作为一个混迹内网相亲板块的人,那种“重金代发大厂相亲帖”的,还真见得不多。
在互联网大厂,为了事业放弃爱情
27岁 北京教育行业互联网大厂(已离职) 产品经理
我在北京这几年,可以说处于为了事业完全放弃爱情的状态。
2019年入职的时候,互联网教育行业才刚刚兴起,整个行业在蓬勃向前发展,我自己的想法也是先专注在事业上。
看周围的人恋爱分分合合、结婚离婚,我真的一点都不感兴趣。可能这也是情感洁癖的一种表现吧——我希望恋爱是认真投入的,而不是因为工作累随便找个调剂。
当然现实也不太允许,那时候基本上每半个月产品就要上线一次,有很负责的mentor在带我,没有心思想别的。而且我是产品经理,工作就是不停地和各种人沟通,独处的时间太少了,闲下来的时候,真的不想再和其他人交流。
当时领导试探性地问我要不要认识她的高中同学,我直接无情拒绝。
能认识的人非常有限,所以我唯一一段无疾而终的暧昧就是和隔壁业务线的同事。但我对他喜欢的程度不足以支撑996之外再去联络感情,也就作罢。
在行业经历了巨大变动之后,我不想再过这种生活了。加上之前和父母有过约定,出去打拼几年,一定要回家乡。所以去年我回到了三线城市,依然找了一份互联网行业的工作,只不过不会加班了。
在家人的介绍下,我开始相亲。这些男生一般都是国企员工或者公务员。可能因为我最近在准备国考,他们对我的工作没说什么。
不过我一直是比较独立的性格,假如你要我必须进体制内或者辞职照顾家庭,那是不可能的。今年我准备考公,如果考不上,明年就会换个目标了。
相亲市场其实是非常现实的。如果别人觉得你各方面条件不符合标准,那他是绝对不会跟你见面的。但是换句话说,大家对自己的定位都很明确,有人看重性格和家庭,有人就看重收入。
择偶倾向于稳定还是压力、体制内还是互联网,其实不一定受社会大趋势影响,而是由你的家庭背景、所在环境、性格、观念决定的。就拿对“稳定”的定义来说,我觉得有一份正当工作、公司不是皮包公司就算稳定,有人可能觉得当家庭主妇才稳定。
我相亲的原则是,不找互联网大厂男
24岁 北京某一线互联网大厂 运营
我身上互联网大公司的标签,相对北大清华毕业没那么明显。我妈加入过一个清北家长群,大家会互相发自己孩子的征友信息,我的相亲对象一般来自于此。所以,男方大多是冲着学历来的。
有一些家境比较好的男孩,可能不太在意女生的薪酬,但是需要她们有稳定的工作,比如体制内、事业单位,或者户口,甚至单纯是外貌价值。我这种工作强度比较大的女孩,就不满足人家的要求。
不过,我也不会考虑互联网大厂的男生。倒不是怕他工作压力太大,我是学金融的,觉得还是“不要把鸡蛋放到同一个篮子里”。
如果一个家庭两个人都是互联网行业,抗风险能力就相对差一些,因为这个行业的波动是同频的,像这两年互联网行业不景气,各个公司的裁员也会同步进行。
如果恰好还在同一个公司,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还没什么私人空间。
所以我会选择研究所、或者华为这种硬件厂商背景的技术型人才,以分散风险。哦,还有一个绝对要淘汰的,就是金融男。
如果双方工作节奏相差太大,也可能会出问题。我曾经相过一个公务员,工作轻松,朝九晚五,薪酬比我低,虽然家庭背景不错,但他实在是太闲了!我会担心一个家庭中,只有我在为了工作打拼奋斗,他能不能理解我?
互联网大厂男莫名的优越感,毁了滤镜
34岁 二线城市教育行业互联网 运营
我在二线城市的互联网公司工作,曾经对互联网大厂男有滤镜,毕竟过去的门槛还是比较高。后来接触多了,发现工作其实说明不了太多问题,能力和人品也并不挂钩。
对我来说,他们的优点是有共同语言,因为我也在互联网打工。缺点很明显,一方面是工作太忙:之前谈过一个男朋友,他本人事业心非常旺盛,每天晚上十点下班,又是异地,最后很自然地就分开了。
另一方面,他们总有莫名的优越感,时常令人不适。
一位男嘉宾曾经发表过著名的感情套路理论:“这么多年大厂工作经历,很多事不是不懂,只是不想用套路,客户破冰三板斧重复过这么多次,用这方法拿下一个姑娘太容易了,我只是不想不真诚。”我听了只想让他赶紧回办公室述职。
还有一位,工作时间一个电话打过来,问你透视excel怎么做,截个内部表单发过来然后马上撤回,说内网有监控不方便,这种无聊的炫耀当谁看不出来一样。
疫情前,在互联网大厂工作的或许有一部分高能力和高收入的人。但是疫情后这个优势基本消失了,成了加班、内卷、无暇顾家的代名词,从生活角度来讲,其实并不适合婚姻。而且作为30+的女性,择偶已经很理智了,不太会倾向于某一种职业,人品和家庭才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