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在《星球大战:最后的绝地武士》上映前同影院运营商签订了一系列条款。该条款要求,影院必须将该电影票房收入的65%交给迪士尼,另外还规定各大影院须在其最大的放映厅里放映这部电影至少四周,否则,迪士尼将把票房分账比例进一步提高至70%以作为违反条款的处罚。
消息一出,全球最大的的连锁院线AMC娱乐控股公司股价应声下跌3.2%至13.45美元。此外,美国另一家影院巨头帝王娱乐集团(Regal Entertainment)的股价也在星期三下跌了3.7%至15.74美元,还有其他一些电影公司的股价也纷纷下跌。不少影院经营者称迪士尼该条约之严苛程度,前所未有。有评论家认为,此次事件可能标志着影院在和片商的谈判中,正渐渐失去掌控权。
实际上,这件事也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因为两年前的《星战:原力觉醒》上映的时候,迪士尼就要求分得总票房的64%,并且还要把这部片子作为影院唯一的“最佳影片”来宣传至少两周。但是,这次迪士尼还多了一个附加条件,那就是如果影院违背了协议中任何一条,那么就要再多上交总票房的5%给迪士尼作为违约金。要知道,一般情况下,根据电影本身的质量和档期时长,制片方只会分走票房的40-55%。
当年的《原力觉醒》仅在北美就斩获了9.36亿美元的票房,也就是说,不管是制片方还是影院,都赚地盆满钵满。
但是,根据当时的协定,《原力觉醒》可是在美国本土影院中放映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相比当年其它几部同期上映的几部电影,即使没有“协议”来支持,它们同样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比如2016年初的《荒野猎人》(The Revenant ),只是通过在多个电影院同时首映的策略,就在全美斩获了1.83亿美元,其全球票房则是5.33亿美元。
对于那些只有一两块屏幕的小电影院来说,迪士尼现在的这种做法却不是什么好消息。这种做法的目的不仅仅是出于一些打压性政策的考虑,更多的是迪士尼想在最合适的地方赚最多的钱:星战系列在北美的票房占比要高于很多好莱坞影片,在可控制的市场提高票房占比可以保证迪士尼收益的最大化,要知道,迪士尼不可能在中国要求分账70%。
星球大战系列和蝙蝠侠系列都是好莱坞史上相当卖座的影片。2008年的《蝙蝠侠:黑暗骑士》(The Dark Knigh)是到2016年为止最后一部北美票房贡献超过50%的10亿票房影片,而唯一打破这个纪录的,就是2016年上映的《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Rogue One: A Star Wars Story)。
《星战:原力觉醒》的20亿美元全球票房,有46%来自北美票仓,这一点上跟星球大战前传《幽灵的威胁》(46%:54%),《星球大战2:克隆人的进攻》(47%:53%)和《西斯的复仇》(44%:56%)几乎一致。要知道,以往很多我们熟悉的漫威影片票房在北美的占比只有40%甚至更低。
这不禁令人想起了华纳兄弟的《神奇女侠》在今年夏天快结束的时候让自己陷入了一个非常滑稽的境地——在北美成绩表现大好的情况下采取了保守攻势,只分得50%的票房比例,海外的票房成绩却没有预想中的好。
如果《绝地武士》在国内和国外最后赚得和《原力觉醒》一样,这其实会让人有点意外,因为这已经不是32年来星战系列的第一部现在时电影,而且在乔治·卢卡斯的“前传改编电影”多多少少被吐槽之后,这部电影依然没有被当作一种年代修复版的类型片来卖。其实,随着迪士尼的星战系列电影的推出变得越来越平常,它们已经不再被当成一种文化现象来看。
那些不断涌现的新角色(Rey kylo finn等等)与新演员是电影现在最大的卖点,但对于那些不是崇拜着1977~1983的原始三部曲长大的观众们来说,这些卖点说服力弱了很多。比如看下中国市场就能说明,北美追捧星战电影,不代表其它地区同样如此。
因此,《绝地武士》是否还能在北美有很好的表现,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疑问。毕竟,《原力觉醒》的2亿美元全球票房里,北美占了46%这个现象已经相当出乎意料,因此这部电影的海外票房占比没准会更高一些。
不管怎样,这些电影肯定会在(北美)市场成为一大支柱,毕竟星战系列并不仅仅是一个高成本动作科幻大片。毫无疑问,迪士尼正在试图把本土利益最大化,他们明白这对于电影来说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如果《绝地武士》注定要在北美获取到大部分的全球票房(一半左右),基于制片厂一般都会在中国收到25%票房分成的情况下,我觉得它也应该要和那些海外地区影院强硬到底,最大化那些区域的票房。其实这里并没有绝对的对或者错,不过,“只有西斯才会非黑即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