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 4月 18 2025
首页 / 新知快讯 / 24H看点 / 折叠iPhone要来了,起售一万五,内屏无折痕

折叠iPhone要来了,起售一万五,内屏无折痕

2019年初,三星率先推出折叠屏Galaxy Fold,开创了一个新的智能手机形态,仅仅四天后的MWC 2019大会上,华为也推出了初代折叠屏手机Mate X,而苹果却迟迟没有动作。

转眼6年过去,同样是在开春,我们又听到了不少折叠屏的消息——MWC 2025大会上出现了传音Infinix的竖向三折叠,还有爆料称,华为可能会在三月推出一款3:2比例、内屏6.3英寸的“新形态”折叠屏手机,搭载原生鸿蒙系统,这让折叠屏手机的讨论又热了起来。

那么,已经传闻许久的折叠屏iPhone呢?或许离我们不远了。

近日,天风证券分析师郭明錤在他的X推文爆料称,苹果的折叠屏iPhone项目已经提速,大尺寸的折叠屏手机或许将在明年与我们见面,售价或在2000美元以上(约合人民币15000元),是定位最高阶的iPhone。

折叠屏iPhone,无折痕是关键

据爆料称,折叠屏iPhone将采用左右折的book style设计,这是目前主流的折叠屏手机形态,手机屏幕左右展开,从5.5英寸屏幕变成7.8英寸屏幕。

折叠iPhone的折叠厚度大约在9毫米到9.5毫米之间,展开后能保持在4.5毫米至4.8毫米,这个数据比目前三星最新的折叠屏Galaxy Z Fold 6更薄,大约介于OPPO新推出的Find N5与华为Mate X6之间,可能与小米Mix Fold 4差不多。

折叠屏,讨论最多的就是“折痕”。

尽管实际体验下来,成熟的折叠屏手机屏幕折痕都不太影响日常体验,但对于美学自成一派的苹果而言,“折痕”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有多个信源的爆料称,苹果正在研发“无折痕”的折叠屏手机,而且有一大一小两个方案,内部代号为V68——这是苹果常用的开发模式,初代iPhone就有全触屏和轮盘操作两个原型机版本。

彭博社记者Gurman曾爆料称,苹果内部正在研发折叠iPad的原型机,这款折叠iPad的最大特征是没有折痕。

爱范儿也从苹果的专利中,找到了一些关于“无折痕”技术的端倪。去年年底,美国专利商标局正式授予苹果一项与可折叠显示设备相关的专利,在这份专利文件中,详细描述过苹果的铰链设计:

这一套连杆结构由薄片材料制成,其中包括了指状物和月形槽,在设备的折叠期间,容纳销可以沿着月形槽滑动,从而确保相邻的链接件绕旋转轴相对于彼此旋转。

在另一份专利文件中,苹果描述了配合铰链实现无折痕的关键技术:

为了解决铰链本身的坑洼,以及数次折叠后折痕不可逆的问题,苹果专门为柔性屏和铰链的缝隙里,设计了一种用来填充的聚合物。聚合物可以放置在凹槽和缝隙里,把屏幕上能看见与能摸到的凹凸填满,以此来达到无折痕的效果。就很像在毛玻璃上倒了一盆水,坑洼被水填满后,毛玻璃的表面变光滑,磨砂质感也变成了透明玻璃。

虽然专利中没有说明聚合物的具体材质,但还是列举了一些备选,例如用玻璃条或玻璃珠等硬化结构这些质地较硬的材料,覆盖在比较薄、或者不平整的地方,以此来硬化部分柔软的屏幕。

用较硬的材质来填充有两个显而易见的优势,一是提高了屏幕的平整度,二是提升了柔性屏的强度,特别是在打游戏和用手写笔时,屏幕能有更好的支撑。更重要的是,加固之后柔性屏也能通过铰链平顺折叠,而且因为多了一层硬化的防护,折叠后对屏幕的包裹性以及稳定性都有提升。

两者合一,为折叠iPhone的折痕消失提供了可能,但专利描述很美好,量产落地能否达成理想效果,还需要等待时间的验证。

折叠设备机身结构复杂,对于设备尺寸的控制至关重要,这意味着折叠屏iPhone不仅要薄,还得足够轻。

郭明錤称,折叠iPhone将采用不锈钢和钛合金复合材料的铰链,并采用钛合金中框,这种材质已经在近两代iPhone上得到验证,为折叠形态提供更稳固的支撑。除此之外,传闻在今年发布的超薄iPhone上的高密度电池技术,也会用在折叠屏iPhone上。

为了轻薄,折叠屏iPhone还有可能做出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重新采用指纹解锁的方案。

折叠屏手机意味着两种使用形态:合上与展开,用户在不同状态下都可能需要解锁。那么,Face ID应该如何布局?难道要在内外屏各开一个灵动岛?这显然不太现实。

行业常见的解决方案,是给手机侧面配上一个指纹识别模块,这套方案在iPad产品线上已经启用多年。

如今,我们可能会在iPhone上再次用上Touch ID。

新形态iPhone,也是AI时代的iPhone

折叠屏的iPhone到底有什么用?我们还是得先从这块屏幕上找答案。

折叠iPhone展开后为7.8英寸,已经相当接近8英寸——这也是iPad mini所在的尺寸区间。

iPad mini是后乔布斯时代,苹果最具争议的产品之一,乔布斯执掌苹果时,曾对7英寸的小尺寸平板电脑嗤之以鼻,但后来iPad mini的巨大成功,又让“小尺寸”的iPad站稳了脚跟。

时至今日,直板手机的屏幕已经扩展至7英寸,而折叠屏手机在经历了多年的探索后,基本上也达成了共识——8英寸,就是折叠屏手机的甜蜜点。

问题是,在这个尺寸上,苹果已经有iPad mini了,折叠屏的iPhone又有何用武之地?

AI手机,可能是最终的答案。

郭明錤的爆料称,苹果将折叠屏iPhone定义为“真正的AI手机,具备多模态和跨app的能力”。

迟迟没有上市的Apple智能,已经让我们瞥见苹果在跨app执行上的可能性,而通过AI agent进行多任务多窗口的交互,则很有可能是AI时代全新的交互方式。

近日火遍全网的manus,就是一边看AI执行,一边预览输出结果的图形界面,而这样的范式,显然在展开的大屏上操作,才能获得最高的效率。

试着想象一下,在折叠iPhone展开的大屏上,让Siri规划一趟旅游行程,可能就是一边看着AI进行实时的行程规划,一边看实时输出的旅游攻略。

要是都挤在长条形的屏幕上,操作起来多少会有些蹩脚。

显然,关于折叠屏iPhone的产品规格,苹果也仍在不断地调试当中,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看到诸多爆料的原因。但对于急着在AI时代迎头赶上的苹果而言,可以纠结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有消息称,苹果预计在今年二季度敲定折叠iPhone的最终规格,并于下半年正式启动项目,目标在2026年第四季度实现量产。而且,初代折叠iPhone的量产可能会是地狱难度。

最快,我们会在2026年底看到这款折叠iPhone,但真正要能买到,可能得等到2027年。

最后一个问题是,折叠iPhone真的就是AI手机的版本答案吗?

我看未必。

事实上,折叠屏手机的销量一直不见起色。2023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出货量约700万台,不足2.89亿部的智能手机出货总量一个零头,市场份额只有2%。

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折叠屏智能手机的显示屏出货量首次同比下降,预计2025年仍将持续下滑。折叠屏手机的市场似乎已经触及天花板,增速放缓而且后劲不足。

市场颓势之下,是一个疑虑:折叠屏手机到底能做什么?

折叠屏手机的诞生,承载着一个美妙的愿景——只需要带一台设备,就能兼顾手机、平板和PC的需求,大多数折叠屏手机的宣传片里也是这么描绘的。

但真正能改变大众认知的产品还没有出现。

时间流转,市场回归理性,消费者的热情也随之降温,折叠屏从炙手可热的“未来手机”,变成了可有可无的“极客玩具”。

市场太需要有爆款出来证明,折叠屏手机是颠覆的新物种。

售价一万五的折叠屏iPhone能成为爆款吗?

这个价格,真的一点儿不便宜——足以把iPhone、iPad和Mac收入囊中。

卖得越贵,期望越大,苹果悍然入局,“真正的AI手机”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吗?

我是真的拭目以待。

关于 声波

声波
发现不同的声音

检查

破解转口贸易困局,有人准备去日本开工厂

美国加税大棒一挥,中国很多工厂 …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