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 4月 3 2025
首页 / 新知快讯 / 大公司 / 比亚迪掀桌吉利、奇瑞,价格屠夫还是智驾阳谋?

比亚迪掀桌吉利、奇瑞,价格屠夫还是智驾阳谋?

2025年3月的最后三天,比亚迪的降价公告如同连发导弹,炸得车圈人仰马翻。

3月29日,比亚迪汽车在微博发布消息,宣布针对王朝网部分车型非智驾版本推出限时一口价活动。其中,宋L DM-i非智驾版起售价官降1.6万元至11.98万元;秦L DM-i非智驾版起售价官降1万元至8.98万元。

而就在前一天,比亚迪刚宣布对海洋网、王朝网三款车型推出限时“一口价”购车政策,均针对非智驾版本的入门车型。其中,宋PLUS DM-i官降1.6万元至11.98万元;海豹06 DM-i官降1万元至8.98万元;海豹07 DM-i官降1万元至12.98万元。

据悉,此次比亚迪品牌(王朝、海洋)推出的“一口价”活动均针对非智驾版车型。

这波操作看似清仓大甩卖,实则暗藏玄机——所有降价车型清一色标注“非智驾版”,在比亚迪内部被称作“技术断代前的最后疯狂”。

这种“定向爆破”式的价格策略,本质是给即将上市的21款智驾车型开路。正如王传福在2月天神之眼发布会上放话:“非智驾车型将如同没有安全气囊的老车”。

数据显示,比亚迪2025年前两月狂销62.3万辆,但3月第三周主力车型销量环比下滑7%,这场降价本质是技术迭代倒逼的闪电战——用价格杠杆加速市场换血,让消费者在“捡漏老款”与“尝鲜智驾”间形成决策撕裂。

智驾平权的阳谋:从价格战到生态战

当友商还在为跟进降价肉疼时,比亚迪亮出的底牌堪称降维打击:1549亿现金储备碾压吉利(166亿净利润)、奇瑞(150亿净利润),相当于手握三个蔚来的市值玩价格战。更狠的是供应链话语权——早在2024年底,比亚迪已要求供应商降价10%,通过规模化采购将成本压力向上游传导。

这种“现金+供应链”双buff加持的底气,让比亚迪敢把DM-i插混技术下放到8万元价位。秦L DM-i亏电油耗2.9L/100km、综合续航2100km的“工业奇迹”,本质上是用三电技术护城河给价格战托底。正如特斯拉投资者日名言:“当你的技术领先对手五年,价格战就是单方面屠杀。”

降价风暴背后,比亚迪正在下一盘更大的棋。2月发布的“天神之眼”智驾系统,通过前视三目5R12V感知方案将硬件成本压缩至行业1/3,硬生生把高阶智驾从20万+豪车专属变成7万元车型标配。这种“硬件预埋+软件付费”模式,既用低价车型抢占市场份额,又为后续OTA升级埋下利润伏笔。

数据揭示更深层野心:每天百万用户产生的7200万公里智驾数据,让比亚迪算法每7天迭代一次。当小鹏、蔚来还在为城市NOA炫技时,比亚迪已用440万L2+车型构建起全球最大车云数据库——这不仅是技术护城河,更是未来向特斯拉FSD宣战的数据核武库。

行业地震:谁在流血,谁能续命?

比亚迪掀桌的直接后果,是让2025年车市陷入“地狱模式”。

广汽埃安、上汽等净利润不足12亿的车企,跟进降价就意味着割肉求生;小鹏MONA M03刚放出14.98万预售价,就被秦L DM-i的11.98万抄了后路。更惨的是合资品牌——丰田铂智3X等新车还未上市,价格体系已被击穿。

但真正的风暴在产业链上游。比亚迪计划2025年量产300万套智驾系统,倒逼激光雷达价格跌破千元、车规芯片进入纳米级厮杀。这场“以战养战”的游戏中,没有技术储备的供应商注定成为时代炮灰。

当国内价格战杀红眼时,比亚迪正用另一套打法征战海外。2025年80万辆出口目标,意味着要在英国、巴西等市场复刻“中国式碾压”。乌兹别克斯坦、泰国工厂的投产,让比亚迪获得关税防火墙;两艘万吨滚装船更构建起自主物流命脉——这些布局都在回答王传福的终极命题:“未来比亚迪利润大头必须来自海外”。

比亚迪的降价风暴,既是电动化时代的收官之战,也是智能化时代的揭幕战。当王传福在百人会论坛喊出“智能化颠覆就在未来2-3年”,这场战役早已超越价格维度。对于消费者,8.98万的秦L DM-i是触手可及的幸福;对于行业,这却是新一轮淘汰赛的冲锋号——在比亚迪构建的“技术+规模+数据”铁三角面前,没有企业能独善其身。

关于 声波

声波
发现不同的声音

检查

2nm芯片,要来了

在此之前,我们讨论了很多2nm …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