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能出名15分钟”。著名波谱艺术领袖安迪·沃霍尔的这句话用在时下风头正劲的短视频行业再合适不过。乘着短视频风口,不管是资本、企业还是用户,都在这短短的15分钟内(甚至更短)尝到了走红的滋味。
7月12日,专业数据分析机构QuestMobile发布《移动互联网2017年Q2夏季报告》称,短视频行业(独立APP) 的用户总规模接近2个亿,持续上升的趋势首次超过视频行业整体。在这三个月内,全国网民使用短视频的总时长超过130.6亿小时,仅次于刚需类的移动社交与系统工具。
这份报告也在全网流量生态下对APP的全部用户价值进行排名,通过一系列数据对比与分析,揭示第二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在短视频行业赛道中,秒拍以2.86亿的月度用户规模排名行业第一,超过第二名快手两倍有余。
此外,在APP TOP 1000实力榜中,秒拍也凭借领先行业的用户规模数,以及67.5%的中高消费水平用户占比,在整个移动APP榜单中排名第14名,位列短视频应用中的首位。而且,将秒拍放在移动视频行业中对比也会发现,其仅落后于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排名第4位。
这似乎是短视频行业开始压制长视频行业的开端。据秒拍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播放量峰值已经突破30亿次,日均上传量峰值突破200万,日覆盖用户数超过7000万,中国人每天从各个渠道看到的短视频中95%以上都带着秒拍的角标。
这还仅是其中一个侧面,我们有理由相信,短视频行业的整体爆发,已经将中国移动互联网视频体验方式切换到“短多快”模式。但对于秒拍这样的短视频从业者来说,增量市场打开之后,接下来要做什么才更重要。
短视频自证,形式革新不是伪繁荣
短视频的爆发,曾被视为博取眼球经济的伎俩,是一场风口掩饰下的伪繁荣。当然,这与很多猎奇类、单纯追求野蛮感官刺激的内容泛滥有直接关系。
内容的短暂失控并不代表形式革新的无价值。事实证明,在巨头入场,监管补位之后,短视频带来的信息获取的“短、快、精、优”效应快速爆发出来。
QuestMobile这次的报告,算得上短视频一次有力自证。我们来详细看看这两组数据:
首先是用户规模。这是最直观的市场增量考核数据,新血液的持续加入代表原有模式的可续性,也指向了整个行业的上行大环境。
Q2短视频行业仅独立APP的用户规模接近2亿,同比增长11.5%,约2000万,超过同时段移动活跃设备1200万的增量,增速持续上升的趋势甚至超过了视频行业整体。算上各超级APP(如微博、微信等)使用短视频的生态用户总量,说移动互联网已经进入全民短视频时代,并不为过。
其次,移动互联网人口红利触顶,很多行业领域开始从增量市场进入存量市场,也就是从“拉新模式”转向“留客模式”。在这一点上,短视频暂时保持例外,但必须未雨绸缪。
Q2期内移动视频用户停留总时长为130.6亿小时,排在第三位,前两位是已经刚需化的移动社交与系统工具;同比增长率33.1%,也排在第三位,排在前面的是战火正烈的新闻资讯与依靠共享单车崛起的旅游出行。
用户来了,用户留下了,这是短视频爆发式增长的第一步。但用户不是死水,动起来才产生价值,接下来,就是如何让内容、用户、平台形成有效闭环,把规模流量转化为规模效益。
谁在制造短视频?
短视频的外延是传播形式的演变,内核其实还是高价值内容。内容有同有不同,相同的是高质量、最热点最受关注、快速产出快速传播,不同的是内容产出者变了。
互联网的演进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去中心化的过程。每个人都有表达欲。十几年前,表达还是掌握在精英手中,现在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表达者。
短视频的出现,让这种表达更对等、更容易。在短视频内容生态中,产出者与接收者并没有严格的界限。短视频平台的通用做法是扶持头部作者,用IP影响拉动内容生态。
以一下科技为例,旗下短视频平台秒拍和小咖秀,覆盖超过40个垂直领域的10000+个内容创作者,同2000多家MCN公司、视频创业团队和网红经纪公司建立了深度合作,入驻秒拍的明星及大V已经超过3000人,所有明星粉丝累计达到20亿(包含重复粉丝数),入驻的媒体、自媒体、PGC创作者超过35000家。
为了鼓励扶持创作者,秒拍实施了分层次,多阶段的投入。2015年底,一下科技联合新浪微博拨出1亿美金扶持短视频创业;2016年11月,一下科技再次拿出10亿人民币,做短视频领域的投资布局、用户分成和内容引进。
好的内容自然需要好的平台和机制。比如说,秒拍每个季度都会举办一次“金栗子”奖的评选,11个专业评委,用30秒钟选择出最打动你的原创短视频作品。目前,“金栗子”奖评选的经验已经开始被同行借鉴,核心在于,一方面,创作者可通过定期评选冲出信息淹没藩篱,获得上升渠道,另一方面,平台方也可以为短视频市场树立风向标及优秀样本,调控内容创作导向。
平台成败左右短视频终局
潮水退去,才可分辨真伪。在今年短视频市场一路高歌猛进中,自然会有掉队者出现。
从内容角度而言,最初为博眼球而产生的粗陋、低俗内容正在退却,优质内容的稀缺价值正在凸显,流量日益向头部用户和内容聚集,二八原则开始出现,20%的优质内容产生80%的流量,这样的“马太效应”预示着视频创业开始进入“深水区”。
如何渡过“深水区”,单靠内容创作者的力量显然不够。于是,考验平台实力的时候到了。
很长一段时间里,互联网从业者将平台定位为一个中介者,连接内容与服务的供求两方。内容价值的崛起,实际上开始削弱平台的渠道力量,驱动平台角色的演变升级。
就目前来说,秒拍走的路是一条包含流量获取、内容产出、商业变现在内的生态圈搭建之路。在这个生态闭环之内,内容创作者可以获得流量与收入,用户可以满足内容消费需求,平台则可以在前两者基础上挖掘出更多商业乃至产业价值。
囊括进所有环节之后,在某种程度上,平台的走向与成败就决定了短视频市场的终局。
而秒拍们面对的局面是,不能稳定流量来源,就会失去供血能力;不能保证内容的持续高质产出,就会失去灵魂;不能做到内容分发的精准高效,就会失去眼球。谁能最快完成资源整合,打通整个闭环,谁就率先赢得短视频下半场的入场券。
目前为止,秒拍在这三个层面的优势已经一一显现,我们来分别阐释:
第一、多元化流量的获取。
秒拍的流量供血处包括微博、一下科技产品矩阵以及平台大V,其中微博月活用户在今年将达到4亿,且保持30%以上的季度增长率,秒拍的月活用户为2.86亿,仍有很大的引流空间。
除了秒拍之外,一下科技的目前的产品矩阵还包括 “一直播”、“小咖秀”、“晃咖”等多款移动视频产品,也是秒拍的一大流量补充来源。
另外,从用户属性上来说,拥有大量头部用户的秒拍,未来的增量是从上到下,通过明星用户的引流作用,增长空间较大。
多元化流量的获取是秒拍处在内容矩阵及社交+短视频联合体中的天然优势,与之相比,独立短视频平台则主要依靠用户圈层属性吸纳新人。比如快手的用户主体是草根阶层,集中在庞大的农村和小县城,他们渴望获取社会关注,冲破阶层藩篱,在内容创作上不自觉的走上出位、猎奇的路数,这类内容属性吸引的流量会在短期内爆发,但在创作者及用户产生倦怠感之后,流量如何保持持续性,是个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第二、内容强干预运营。
我们认为,在迈进深水区之后,平台的内容运营是重中之重。按照秒拍的逻辑,内容运营离不开平台的强干预,落到短视频上,概括起来就是六个字“扶上马,送一程”。细化开来,可以视作在头部对大V给予政策及流量倾斜,在中层依靠技术挖掘内容长尾价值,在底层实施早期团队及内容孵化。
除了上文提到的政策与资金扶持之外,秒拍为大V输送了来自微博的巨大流量,在绑定微博社交圈层之后,秒拍还在一定程度上留住了大V,甚至实现流量反哺。
接下来,秒拍将升级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抓取技术,对长尾内容实施人工干预调控,让视频的长尾价值最大化的凸显出来。
此外,一下科技先后在上海、成都、西安落地了三个孵化基地,希望凭借旗下数款产品构成的产品矩阵,在资金、资源上扶持当地创作者。目的是为了放长线,打持久战。
在平台运营法则上,有人信奉该出手时就出手,有人则信奉自由散养。秒拍是前者,快手是后者。由于用户与内容属性的高度一致,快手无从加以分类引导,用户进入快手之后,马上就会被淹没在参差不齐的短视频海洋中,何谓头部内容,何谓长尾价值,何谓成长性孵化,目前来看并不清晰。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快手的游戏规则更加原始直接,平台像一个仅提供场地的牧场,内容创作者像野蛮生长的蒿草,谁长的快谁就有被用户收割的可能。
第三、内容分发的精准高效。
秒拍内容分发最大的优势同样来自微博。很多人注意到,在使用新浪微博的时候,所有的视频内容右上角都会有秒拍的标志,告诉你视频来源是秒拍,代表秒拍已经成为微博唯一指定的短视频出口。
短视频在属性上信息直观、体量小、传播快速,与社交有着天然关联,离开社交网络,短视频的分发就好像离开水的鱼,效果会大打折扣。在微博社交网络的支撑下,秒拍的内容分发有了更多可能性。在某种程度上,微博和秒拍已成为目前中国短视频领域最大的“分发+播放+社交”的生态联合体。
相比秒拍,快手等独立产品相对封闭,缺乏主流社交网络的接入与大众层面的关注,拥有特殊文化属性的快手越来越像一座孤岛,里面的人难走出来,外面的人也很难走进去。也就是说,快手在独立封闭生态的路上,已经慢慢弱化内容分发的力量。
解决了流量、内容与分发,才是短视频商业化的开始。毫无疑问,2017年是移动视频商业化探索和竞争的关键年,无论平台方和内容创作机构都要尽快完成商业化布局和突破。秒拍与快手的商业化路径,势必会呈现出不同的走向。
说了这么多,我们回过头来看,互联网创业环境何其诱惑,又何其残酷,诱惑的是风口一个接着一个,残酷的是真正走下去的凤毛麟角。
今天,属于短视频的时代来了,但能够持续多久,还是未知数。
而接下来,各个平台将以何种姿态前行,短视频的下一站又会停在哪里,让时间告诉我们答案。
移动互联网2017夏季报告:短视频增速首超长视频,新时代就此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