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往前几年,还是往后几年,在线借贷最荣光的2016-2017年恐怕都是空前绝后,一来是用户消费意识被唤醒,数亿长尾用户的需求被点燃;二来,多年以来的互联网化进程,智能终端越发普及,用户的生活全方位地被互联网渗透,这些都让用户信息充分在线化,数据越发结构化,颗粒度越来越细,从而为大数据风控提供了可能。
二者结合,让在线信贷快速放量——不管看哪家涉足在线信贷的金融科技企业的财报,你都能看到一条指数型增长的曲线,在线信贷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商业模式,一端对接着场景方的流量,一端对接着数据企业的风控。
不经意间,在线信贷成了互联网公司在广告、游戏、电商之后的第四大变现模式,意义重大。其不光拯救了一批挣扎在盈亏边缘的金融科技企业,也为更多的互联网公司注入了更多想象空间。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2月1日,央行联合银监会共同下发《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现金贷业务做出了一系列非常严苛的约束。
其包括:持牌经营、利率不得高于36%、无消费场景的现金贷暂停发放、禁止现金贷通过P2P网贷融入资金,银行不得为无牌机构提供助贷资金等。
可以说,这一次的监管,出台得令人猝不及防,又步步紧逼。一夜之间,现金贷的盛世狂欢快速谢幕,好多企业来不及反应,就一下子被带入寒冬。
我不爱用现金贷这个词来描述行业,这个含义非常模糊的词,其实原本应该指向的是小额高息短贷产品,针对的客群本是低收入劣质人群,如今,却让众多利率较低,目标人群相对优质的产品无辜受到牵连。
其实,现金贷污名化的真正原因,就在于过多的公司不加区分地把各类人群吸纳进来,急于从他们身上赚钱,如果节奏再慢一点,慢慢培养大家的信用,把老赖等劣币永远隔绝在体系之外,也许不会引起今天的雪崩。
无可奈何的是,每一次强监管的降临,都会唤醒牌照这把悬在所有金融企业头顶的尚方宝剑。没有牌照,便意味着领到一张死刑通知书。牌照管制和供需的极大不平衡必然又会把长尾人群拖入地下黑市。
但遗憾的是,牌照太过稀缺了。截止目前,全国共批准了213家网络小贷牌照。其中包括蚂蚁金服、趣店集团这样的头部企业。不过,换一个角度看,牌照角度虽然过于严苛,但也加快了行业洗牌,结束了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局面,资源将更快地向头部企业汇集,新政利好趣店、51信用卡这样的持牌在线信贷企业。
新生事物总是包含着太多模糊地带,站在不同的角度,其实会有不同的理解。众安保险的CEO陈劲每次和我聊,都很喜欢用“连接”这个词。其实,金融科技的最大创新恐怕恰恰就是连接,通过连接用户和真正的资金提供方,既帮陷入资产荒的银行信托等资金方找到筛选过的优质资产,又帮互联网用户找到了便宜的资金,免收高利贷之害。
科技对金融的渗透,向我们证明了,除了信息的连接,货物的连接,其实,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还能实现资金的连接。抛开短时间的“乱世用重典”,政策终究会有所缓和。给行业一个机会。
同时,我认为,金融科技企业的破局,仍然是应该专注于连接和赋能。
只不过,现在需要更加依赖科技,提高自身运营效率,同时,下足功夫,让数据数量和质量的不断提升,让模型与算法不断成熟,这样一来,头部选手得以不断将客群下沉。尽管总会有一部分人群数据有限,但没关系,正因为没数据,所以才需要通过高息短贷的交易填补信息——说起来,人民还是需要现金贷的。
一刀切地设定利率上限,的确过于简单粗暴,但这样的大浪淘沙,也看得出什么样的企业有机会存活下来,什么样的企业具备壁垒。
11月24日,趣店发布公告称,蚂蚁金服通知其调整APR至24%以下,通过蚂蚁金服支付宝入口产生的贷款业务将全部受到利率上限限制,包括支付宝上的第三方服务以及公共服务窗口,自11月30日起,通过支付宝界面完成的借款最高年利率不超过24%,将支付宝接口产品利率上限下降到了24%。除了趣店,还有掌众等企业相继调整利率。
这说明,在线信贷巨头们只要控制好额度和节奏,凭借其反欺诈能力,在大数定律的作用下,将坏账率维持在可接受范围内并不难;哪怕出现坏账,用很小的借款金额换来用户信息,也不亏。因此,即使利率有所限定,只要具备足够的科技能力,也能够在低利率的环境下生存下去。抛开商品本身是资金这件事情,我更愿意以科技公司的视角来审视在线信贷企业。
如果坚持以科技为导向,金融科技企业还有很多出路。
第一条出路是,结合场景的商品分期。 比如,趣店正在储备汽车金融领域的管理人员,暗中布局汽车金融业务。目前,趣店聚集着大量年轻借款客群,这个客群存在着较强的购车需求,切入汽车分期场景,可能会水到渠成。
所以第二条出路便是基于年轻人信用体系打造“租赁分期”,消费习惯的变迁,让以租代买成为可能。比如趣店旗下的趣先享,当一个人的信用标准达到要求后,便可通过交一笔押金,并且每月支付一定数额租金的形式,来获得所需商品。例如手机、数码相机等产品。而一旦租赁时间达到一定月数要求,用户便可决定是购买、继续租用还是退租。
第三条路,华创资本的管理合伙人吴海燕跟我说,创业公司和持牌金融机构合作,其实还有很大空间,无论是提升获客效率,提升风控标准,还是促进系统升级,乃至渗入产品、渠道等各环节,持牌金融机构对外脑的需求越发强烈,合作态度都很积极。这对无牌民营机构是好事儿。
其实,fintech和传统金融机构不是对抗的关系,而是合作和补充。金融科技公司不需要去颠覆传统机构,哪怕只是服务型公司,也会有很多机会成为上市公司,这一点在美国资本市场早已验证过。
第四条路,就是出海,近期有不少在线信贷企业奔赴印尼市场,开疆拓土,但陌生海外市场,虽然生机勃勃,却也像热带雨林一样,危机四伏,险象环生。需要有深厚的科技能力方能存活下来。
不管怎样,相信中国的在线信贷市场,还会有复苏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