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开工第一天,不想灌鸡汤,本文或许令人不适。
“中产”定义
自打“中产阶级/阶层”概念出现,总有人试图给出定义。搞不清何为“中产”却试图定义“中产阶级/阶层”,注定是缘木求鱼。
最常用的标准是收入,如“日薪10美元”“日薪85美元”“一线城市家庭月收入4万~5万元”等;还有资产标准,如“总资产至少在1000万以上”“有房产无房贷”“有豪车”等;职业、受教育程度乃至“价值观是否符合政府利益”也被拿来定义中产。
以上所有定义都经不起推敲。比如在北京、上海拥有一套产权房就可满足“总资产1000万”这个标准,凭这就“中产”了?再比如“价值观符合政府利益”怎么看着是果而不是因:中产阶级/阶层希望社会保持繁荣、稳定,厌憎动荡、混乱,自然而然地会与与政和谐相处。假如“穷光蛋”没有其它依仗,不可能单凭“价值观符合政府利益”就能“中产”。
本人早在2010年就提出“财产性收入占收入的一半即为中产”。
“财产性收入”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其实用“资产性收入”更准确些。资产是可以创造收益的财产,宝马车是财产如果车主去开“网约车”就是资产了。
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十九大报告提出:“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也就是说,民众取得财产性收入是受到鼓励的。
请比较下面两个家庭:
回迁户李先生名下有两套户,一套出租一套自住,每月租金收入5000元。李先生月收入5000元,妻子在家做饭、看孩子,家庭年收入12万元,资产性收入占比50%。年薪6万的李先生算是“中产阶级中的底层”吧。
海归张先生年薪100万,房产价值1000万(每月还3万按揭),妻子不上班。扣除个税、缴社保之后,张先生实得70万元。按揭36万、孩子进“国际幼儿园”每年10万,养两台车每年10万元,全年伙食费(包括在外就餐)12万不算多吧?一年下来张先生手里所剩无几。年薪100万的张先生不属于中产阶级。
假如李先生失业了,全家肯定要过一段紧日子。好在月薪5000元以下的工作相对容易找,李先先赋闲一个月,找了个月薪4000的先干着,家庭生活受影响不大。
张先生的抗风险能力要低很多。年薪百万的工作岗位比6万的少很多,半年找不到新工作又没有资产性收入,失去“现金流”的张家将坐吃山空。
最近发生的“程序员跳楼事件”属于个案,但假如欧先生100万收入中50万来自中兴另外50万为资产性收入,即便真“有精神病史”,结果也会完全不同。
中产阶级/阶层缺乏生存空间
对一个经济体而言,让有一定技能、愿意付出辛劳的人过上“基本水平生活”(包括必要的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娱乐)是它的“功能1.0”。实现这个功能不算太难,相当于给一小块地、几件农具和种子让一个人生存下来。所谓“不劳动者不得食”,劳动者不至于饿死。
让居民大规模地实获得可观的资产性收入是经济体的“功能9.0”,比“功能1.0”难上十倍。
纵观人类历史,只有美国战后50年相对成功:数以亿计的高收入者通过养老保险、股票投资获利颇丰,鼎盛时期居民财产性收入所占比高达40%,形成庞大的“中产阶级”。美国中产阶级是否风光下去是未知数,让“不劳动者得美食”,“美食”从何而来?
获得资产性收入的前提是有资产,而资产主要由收入累积而来。因此,根据年薪来划分中产在美国这个特定国家的特定时期偏差不大(也只是可以接受)。
获得资产性收入的方式大致有两种:
第一种是直接拥有企业、农场、森林、矿山、工厂、码头……不论公有制还是私有制国家,此类资产要么没有私人可以拥有,要么拥有者已经超越中产、跻身富豪;
第二种是持币者借助金融工具(股票、房地产信托基金等)间接持有第一类资产。
当信用货币大行其道,通涨是大势所趋,各国快慢不同而已。中国人在激辩房价时喜欢说“哪有只涨不跌的商品?”
其实还真有只涨不跌的商品,不是一种,而是全部!
大白菜从2分钱一斤涨到3分,人们说“哪有只涨不跌的商品?”后来涨到1毛、2毛、3毛……房价从2000涨到3000,人们说“哪有只涨不跌的商品?”后来涨到1万、2万、3万……
高收入者对抗货币贬值的工具是投资理财。避免购买力缩水颇有难度,跻身中产者凤毛麟角。
企业、矿山码头等资产增加的速度赶不上信用货币的增速,持币者间的竞争不可避免(比如都去囤茅台酒、买茅台股票),加之“买的没有卖的精”资产在证券化时会经历一番溢价。一来二去,投资收益将大打折扣。
从宏观经济角度,持币者大规模、可持续的收益不合逻辑。试想金融当局前年“不小心”多发了4万亿、去年多发3万亿、今年多发2万亿……假设过去十年积累多发的货币有20万亿流入“准中产”者手中。当局正发愁怎么对付“笼中猛虎”,会坐视20万亿被炒成40万亿吗?
即便当局真想让股民发财,托市、救市让投入股市的20万亿变成40万亿,多出的20万亿从哪里来?归根结底还不是要多发钞票吗。股票翻了一倍,韭菜馅饼从4块涨到8块,持币者获得了什么?
回望过去20年的股市,几万元入市炒成“杨百万”的是个别现象,多数投资者是把自己炒成了“杨白劳”。
综上所述,借助高收入累积货币资产者要与印钞机赛跑、与其他投资者竞争、识破“贾跃亭讲故事”、预见“王健林要出事儿”……还得躲开不负责任的会计师、律师、保荐人。从统计角度讲,持币者必败无疑,跻身中产者是“漏网之鱼”。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马克思早已说过,工资就是劳动力的成本。所谓劳动力的成本包括衣食住行、赡养老人、抚育子女、医疗费用及养老储备。换言之,打工者以成本价出卖劳动力。少了员工活不了,多了企业受不了!
二十多年以前,住房是分配的、医疗是免费的、学校是企业办的,最好的西红柿才5分钱一斤,企事业单位的平均工资也只有几十元。
现在,一线城市白领工资过万者比比皆是,但蔬菜涨了十几倍,房子是高价的、看病是自费的、幼儿园是“贵族”的。任何一个时期的生存成本是与收入水平是“般配”的,经济发达、收入增加生存成本自然会水涨船高。善于理财者或许比其它人从容,但资产性收入能与工资收入持平者少之又少。也就是说,靠“工资+理财”模式跻身中产几乎没有可能。#“财务自由”是传说#
打工者的一生会在总体上收支平衡:总收入刚好覆盖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的总成本。他们努力工作养家活口并为退休生活和医疗费用建立储备。“理想”的结果是“空手来空手去”,既无“人还在钱花完了的”尴尬,也不会留下old money供下一代坐享其成。
听起来残酷,但却是事实。鲁迅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好好打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