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应该是影帝。
昨天晚上,他正像往常一样,积极地经营着推特公关。
最新一条是,祝贺受困的泰国少年足球队全体被救出。
几天前,为了帮助救援,马斯克撸出了一条原创的mini潜水舱“野猪号”送到泰国。结果被媒体群嘲,营救队长吐槽说技术先进归先进,一点不实用;最后,也没用上。
此刻,他正在BBC的推文下认真敲打着,“报道错误地将前泰国某省官员描述为营救队长,此人并不是专家。真正的专家是这么说的:吧啦吧啦……”
你完全看不出,哥们儿其实在中国上海,适才亲切地和上海市市长握了郑重的手,存了影,留了念——
他终于亲眼看到自己的销售总裁和上海临港管委会、临港集团签下了纯电动车项目投资协议:
特斯拉将在临港地区独资建设集研发、制造、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特斯拉超级工厂,规划年生产50万辆。
根据此前陆续透露出来的消息,这家特斯拉海外第一工厂将命名为“无畏舰”,生产Model 3和Model Y,在中国市场销售,也可能会出口到亚洲其他地区/国家。
然而截止我看完法国队和比利时的球赛,他的推特仍旧没有半点关于此事的消息。
作为佛系外围,讲真已经被之前三番五次“呼之欲出-没有下文-烽烟再起-屁也没有”的循环套路蹉跎过800遍了,现在看到“特斯拉建厂”这五个字,菊花都不会紧一下。
广大群众也早已失去了第一次听到建厂传闻那样,仿佛下一秒就要去下定般的激动。
1
特斯拉效应遭遇性冷感,是有理可循的。
这一大部分是缘自新关税调整之后,让不少人重新认识了自己和特斯拉之间的社会阶层差距。
从7月6日开始,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汽车加征25%的关税,这使得特斯拉或要扛上40%的关税。
特斯拉已经相应提高了全系的价格:Model S/X普遍涨超过10万,最高涨了25万多。最便宜的Model S,售价要约85万起;最便宜的Model X,售价也上涨至接近93万元;大部分车型价格都突破了100万。
什么概念啊朋友?就是阶级上,从豪华升华到奢华,从X5升华到卡宴,从中产升华到土豪;然而产品上,和其他人的特斯拉并没区别。
并不是所有买特斯拉的中产都是脑残铁粉,可以为了欧巴不差钱。十几万的差价,多囤一台思域都够了,买个爱马仕也是幸福的。
而买卡宴的土豪也不都欣赏得来“科技是一种豪华”的概念。好比你硬要向一个喜欢劳力士的人推销Apple Watch,不对标啊。
受众走错位的后果就是掉粉。据悉,特斯拉销量显著走低。有销售对媒体表示,到店看车的人数锐减,甚至出现了销售挂零的情况,相比之前真的是不好卖了。
马斯克一定是压力山大的。
中国是特斯拉的第二大市场,去年特斯拉在中国销量约2万辆。关税上调至40%,较之先前的15%,一辆特斯拉的成本将上涨22%左右。
而彭博社指出,其实在新关税之前,特斯拉在华销售表现已经呈现出衰相。今年一季度,中国市场在特斯拉总销售占比降至15%,对比前三个月为30%。
为了挽救利润,为了稳定股价,也要尽快把中国建厂敲定下来。被吐槽了的一年,总算把Model 3的周产能搞到5000辆,不能让关税荒废掉这喜大普奔的收割时刻。
然而按照现行法律规定,即便在自贸区独资建厂,也是无法减免进口关税的。如果要尽快解决,恐怕需要更高级的“白名单”。
这也是马斯克此行来中国的另一个目标,今天他将去往北京徘徊两日。或许,他正是裹挟着办厂之功,去商谈减免税务的可能性。
要对希望抱有残念。法国都能干掉比利时,还有什么不可能呢?
刨去关税,按照马斯克早先的说法,在中国建厂可以将特斯拉的售价减少三分之一。仅仅只是算在地生产,至少能免去3600美元的运输费,并通过国产供应链和中国劳动力,降下不少成本。仅以劳动力为例,在美国装配厂工人的平均工资是每小时29美元;而中国则为4.2美元。
只是什么时候能等到,恐怕还是个度日如年的虚数。
据《财经》消息,特斯拉目前尚未拿地。据接近项目的知情人士透露,选址大方向已定,并非特斯拉在临港的注册地址,而是会位于泥城镇南面,在芦潮港一带。
我们参考Gigafactory 1号店的情况,那是一个规划到2020年要达到35万兆电池、6500名员工、20万辆整车产能的制作。
2013年宣布建厂,到2016年开张,三年时间只完成了2020规划的1/7,并且还没有开始生产整车,整车都在加州工厂在马斯克的督工下日以继夜地艰难生产着。
当然,中国速度是远超美国的,我们的工人都以勤劳勇猛为特色、还以加班加点为荣。在这样的情况下,目前最乐观估计也要到2020年投产。
所以,对于热爱特斯拉的朋友来说,与其等待购买特斯拉,不如期待成为特斯拉。
50万产能,将是上海有史以来最大的外资制造业项目。同时,昨天上海市政府还和和特斯拉签署合作备忘录,同步揭牌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和特斯拉(上海)电动汽车研发创新中心。
对你来说,最实惠哪是降关税、降成本、降车价?满满的工作机会才是重点啊。参考一下资本主义的腐朽:在2017年,特斯拉的员工的平均薪酬在将近9万美元。
所以特斯拉建厂,如果将造成什么立竿见影的变化,也就是从人才流动开始。
2
从消费的角度,三年之后才有谱买得起的产品,无法撼动我贫穷的余额宝。我的极限是预定一年后1280元的HT手办,加两个零可就给跪了。
然而仔细想一想,特斯拉建厂,仍然是个值得你热泪盈眶的故事。
划重点,“独资”。
你以为我要说,这是对国内不求上进的大自主一记警钟,独资的号角已经吹响?不,这是车坛老人们的论调。
我才十六啊,出生的时候,不上进的家伙们已经一副无药可救的样子了,没给我剩什么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品质。
特斯拉(或许)作为中国汽车制造业历史上的第一个外商独资项目,是值得佩服的。
早在2014年,马斯克首次造访中国时,他就说过一定将在中国建厂,到了2015年就有了建厂的计划,然后是不断地传出cp绯闻,合资对象从临港、到上电、到上汽。
这就好比三姑六婆都在摆事实讲道理,特斯拉啊,你看结婚很好啊,搭伙过日子,单车变摩托了啊。
力证就是独资政策开放之后,外资车企也没有一边倒的独资了。他们还在坚持与中国企业组建50:50的合资电动工厂,比如二条中的长城宝马。
因为组团打天下是轻松的啊。固然有对现实的妥协,但你获得了渠道,获得了资金,有技术经验+成本控制的组合拳,有了双积分和共同研发的互惠互利。
然而特斯拉总有各种不情愿,所以才总是没谈拢。可以说它的独资之心自始至终都没改变过。
你可以说是傲娇。因为他不希望核心技术外流,不希望独立的决定受到其他人的约束,不愿意为了利润放弃我完全自主的坚持。我还挺喜欢这种不与自己和解的执着。
所以确切来说,这还是一个单身狗的励志故事。
狗有“注孤生”的空虚寂寞冷,但他也有你羡慕不来的独立和自由,这大概是我没钱买特斯拉,仍旧喜欢马斯克的理由。
可怕的是,这个道理,我竟然是从行业新闻里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