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 1月 8 2025
首页 / 新知快讯 / 24H看点 / 八家公司一起上市,港交所的锣不够用了

八家公司一起上市,港交所的锣不够用了

八家公司一起上市,港交所的锣不够用了

港交所的锣是真的不够用了。

7月12日,包括映客在内的8家公司选择于同一天在香港上市。秉持着“‘上市敲锣’传统不能废”的理念,港交所直接搬出来四面锣,俩人敲一个。

随着大陆企业形成赴港上市潮,港交所的锣最近变得很忙。前几天为小米上市专门定制的“山西大铜锣”最抢镜,雷军自己发了微博说:“听说港交所的那个锣是新定制的,花了30万,今天是第一次使用。”

显然今天上市的企业的“咖位”没有小米大,没有专属自己的定制铜锣。但据现场人士拍摄的小视频,四面锣一起敲,特别响。四面锣一字排开的架势令人情不自禁地感叹:好一派资本翻涌,百舸争流的大好图景啊!

呃……真的么?

一个猛子扎入香江,图啥

先来看看今天上市的这8家公司吧。有6家在主板上市,另外两家于创业板(GEM)上市。

大家似乎都感受到了港交所对于“新经济”公司的呼唤。在这8家里面,有五家都在“新经济”公司范畴内,包括号称“港股娱乐直播第一股”的映客、做互联网家装的齐屹科技、做游戏的指尖悦动还有属于“互联网+”的英恒科技和天立教育。

其中最受瞩目的是直播平台映客,以3.85港元的下限价格招股,盘中大涨40%,今日收盘时收于4.26港元,涨了11%。映客的投资人朱啸虎在现场接受采访时表示:“不担心‘破发’,我们的定价很厚道。”

映客CEO奉佑生

自从港交所推出“同股不同权”改革以来,“新经济”公司纷纷迈开步子、希望在香港进行IPO。翻翻港交所官网上的日历,上一次出现8家公司同日上市的“奇观”还是今年的1月16日。那天,4家在主板上市,4家在创业板上市。半年过去,来港上市的公司规模变得更大、心情也更迫切——上市进程推进得有多快,心里就有多着急。

选择香港上市的原因,除了港交所新政,还和A股市场的严格程度有关。据《中国金融报》报道中援引券商和法律相关人士的说法,港股相对于A股的要求低一些,企业上市成功率高,而港股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一部分,香港市场对于大陆企业也更熟悉。

美股太远、A股太严,香港上市美滋滋。

于是,光是6月,通过港交所聆讯、开始招股的股票就有二十几只。除了小米、美团等大体量的巨头,华兴资本、九江银行、江西银行等金融公司,还有映客、找钢网、宝宝树、沪江等“新经济”企业。

场面看起来相当“蓬勃”且“茂盛”,但一下子涌来这么多豪华午餐,港股真的吃得下么?

你以为港股韭菜那么好割

德勤发布的《中国内地及香港IPO市场2018年上半年回顾与前景展望》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香港IPO数量达到全球首位,有101只新股上市,与去年上半年的68个IPO相比,增长了49%。这股热潮预计还将持续,港交所披露易网站资料显示,下半年将有超过150家的企业排队登陆港股市场。要知道,2017年全年才上了174只新股。

是不是听起来数量惊人?可募资数额却下滑了。

上半年的新股共合计募资金额503亿港元,同比减少8%;前五大新股融资共计316亿港元,比去年同期的379亿港元减少17%(前五大分别是融了88亿港币的平安健康医疗科技、74亿的江西银行、68亿的甘肃银行、45亿的正荣地产和41亿的雅居乐雅生活服务)。来港股投资者荷包里拿钱的人变多了,可到手的钱却少了。

图片来源:德勤报告

除此以外,上半年的新股里有超过70%遭遇了“破发”(跌破发行价),有接近50%的企业在上市首日便惨遭“破发”,境况尴尬。

所以说,如果一家公司想着在香港上市就能捞到二级市场的钱,并试图在港股市场上演“割韭菜”场面的话,还是赶紧醒一醒。

港股曾经信过“新经济”的邪

其实,香港市场并非一直对新股和“新经济”企业冷感。

2017年,几支非常出名的“新经济”股来港股上市时受到了热烈追捧,包括阅文集团、众安在线、易鑫集团、雷蛇和平安好医生。

尤其是阅文,拥有纯正腾讯血统,而腾讯在香港有“股王”之称,高企的股价令一众没买到腾讯股票的投资者大呼“走宝”。所以阅文上市前认购时,市场反响空前,超额认购625倍,在市场上的总冻结资金逾5200亿元,仅次于2008年上市的中铁建5353亿的数额,是港股历史上第二大“冻资王”。

上市后,阅文的股价曾一度到达110港元的高点,然而接下来一路狂跌,最低时仅有59港元,跌幅达46%,不知令多少人伤心。众安自不必提,情况基本类似。易鑫和雷蛇的股价更是遭到“腰斩”,现在分别是3.2港元和1.65港元。

港股市场去年对“新经济”股票们的热情终究是错付了,没有一家的表现令人满意。被它们伤透了心的香港股民,现在对扎堆前来上市的“新经济”企业们的态度自然是慎之再慎。

据《金证券》报道,一家准备递交赴港上市申请的内地企业董秘透露,虽然对外把赴港上市美化成“全球化扩张战略”,但实际上,在去杠杆减负债大背景下,企业资本运作收缩,在国内融资困难的情况下,股东想通过旗下企业赴港集资减轻资金压力无可厚非。

尤其是考虑到全球范围内资金成本抬升,美联储年内还可能有两次加息,各个企业不得不“未雨绸缪”,提前募集资金。

将赶着上市的内地企业们形容成“敢死队”当然是玩笑话。

它们未必不知道港股市场的冷淡,但它们更知道,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时间了。

关于 声波

声波
发现不同的声音

检查

王宁比盲盒买家理性很多

去年11月27日那天,广博股份 …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